“正统(明英宗年号)十年,始命内阁与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堂上官、六科掌印官会议,遂为例……。”([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出现这一现象的制度性原因是( )
A. 确立三公制 B. 建立三省制
C. 废除丞相制 D. 设立军机处
A. 弥补废除丞相出现的权力空白
B. 进一步完善中央政权机构
C. 提高中央政权机构的行政效率
D. 大力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
钱穆在《国史大纲》一书中指出:西汉武帝时,大将军霍光废昌邑王而丞相杨敝事先并不知晓,或曰应关白(关白:禀告)丞相。光谓:“此内朝事,无关外朝也”。材料说明当时的丞相
A. 已完全失去位尊权重的地位 B. 已完全失去了皇帝的信任
C. 对政事的决策权大大削弱 D. 开始接受外朝官员监督
汉唐时期,上朝时皇帝要向宰相“赐座”、“奉茶”,所谓坐而论道,但宋太祖时为了尊崇君上,取消了宰相的这种待遇,自此以后,反倒成为一种制度延续到清末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宰相权利的下降 B.礼仪制度的变迁 C.官员更加尊敬皇帝 D.皇权不断地加强
A. 朝议裁决
B. 集权独断
C. 世袭传承
D. 政务繁忙
王尔敏在《拳变时期的南省自保》中写道:“庚子五月,拳乱起于近畿,仇洋杀教,围攻使馆,以致酿成巨衅,东北尤罹浩劫。而南方各省,得免于兵祸,保全半壁河山,实由于各督抚应付得力,其重要关键,则在南省立约互保的成功。”(立约互保指南省与列强立约和平相处)这说明
A. 清中央政府对东南互保运动的认可
B. 东南督抚认清了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C. 中央集权在晚清时期遭到严重削弱
D. 东南互保运动得到后世历史学家的基本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