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金史》记载“制纠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关亲者许回避。”上述材料说明
A. 监察是丞相的一项重要权力
B. 古代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完善
C. 监察机构的权力来源于皇权
D. 对监察官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依据下列史料反映的信息,按时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 | 科举取士要当质以史学、询以时政 |
② | 诏郡国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诣公车 |
③ | 威公卒,子惠公代立,乃封其少子于巩以奉王 |
④ | 为本州大中正,访问铨邑人品状 |
A. ②③④① B. ②③①④ C. ③②④① D. ③④②①
唐代张九龄有条用人原则就是“不历州县不拟台省(中央)”,这为唐朝官僚制度注入了活力。其选官原则本质上说明
A. 唐以后不再以门第选官 B. 重视以考试选拔官员
C. 重视中央官员的选拔 D. 科举制存在缺陷
西施和钟无艳的故事在唐宋时期广为传颂。她们一个倾国倾城,一个奇丑无比。西施帮助勾践复国成功;钟无艳助齐宣王勤政强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春秋战国时妇女社会地位高 B. 反映当时中国对才德的推崇
C. “红颜祸水”的观念由来已久 D. 历史传说缺乏依据不足为信
唐代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全部宰相的50%左右。宰相中多有累世而屡显的家族,400余任宰辅中,崔氏一姓即占32人,杨、杜二姓各占11人,卢氏、郑氏分别占10人和8人。这反映出当时( )
A.科举制度不能选拔优秀人才B.世家大族垄断官员选拔
C.门阀士族仍然具有较大影响D.世卿世禄制度再度实施
邓嗣禹曰“(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吕思勉曰“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二者均认为科举制
A. 延续时间长且不断发展完善
B. 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徇私舞弊之弊
C. 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
D. 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