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朝代 粮食亩产水平 (市斤) 人均粮...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朝代

粮食亩产水平

(市斤)

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

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

总面积

北方

南方

春秋战国

91(全国)

614.8

2.3

 

 

94%

秦汉

117(全国)

1048.35

5.72

 

 

94%

魏晋南北朝

122(北方粟、麦)

215.(南方稻谷)

1167.7

3.85

1.925

1.925

90%

隋唐

124(北方粟、麦)

328.(南方稻谷)

1450.92

6.42

3.21

3.21

90%

 

 

——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

材料二种植茶业在唐代相当发达,产茶地90%集中于今天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省。据唐朝张途记载:“(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

——据郭亮《从茶产地的分布看唐代区域经济的开发》

材料三唐代饮茶之风遍及大江南北。陆羽的《茶经》提出饮茶“宜精行俭德之人”,标志着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唐代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超然物外、安祥、平和的审美境界追求。

——据萧凤声《试论中国国民性与中国茶文化精神》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

(2)结合材料一,分析材料二中茶业种植发展的原因。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唐代茶文化形成的原因。

 

(1)趋势: ①粮食单产提高;②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③耕地面积增加;④南方经济逐渐得到发展;⑤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减少。 (2)粮食产量的提高保障了粮食供应;②更多的劳动力可以从事经济作物种植;③耕地面积的增加为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提供了条件。 (3) ①政治基础:国家统一、政局稳定;人民生活比较安定。②经济基础:商品经济发展,茶叶产量增加,各地生活习俗的融合。③文化基础:儒家思想、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解析】(1)“趋势”结合材料一图表数据,分别从图表中的分类:粮食亩产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全国耕地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总结,从表中看出南方自魏晋南北朝到隋唐耕地面积和北方持平,说明南方经济得到发展。 (2)材料一反映“粮食单产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为茶业经济作物的种植提供条件,也为经济作物种植提供更多的劳动力。 (3)根据唐朝的时代特征说明唐代茶文化形成的社会背景(政治、经济因素),根据“唐代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超然物外、安祥、平和的审美境界追求”看出,唐代的茶文化深受儒家思想、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A. 经济严重衰退

B. 土地政策调整

C. 坊市制度崩溃

D. 政府管理失控

 

查看答案

清乾隆时期,广东、湖南、安徽等不少南方省份纷纷出现了“租田者不输租”的现象,为此地主向佃户收取地租抵押金,租约期满后视具体情况返还。这反映了

A. 佃农身份地位提高    B. 清初土地兼并严重

C. 佃农风险意识增强    D. 江南小农经济衰退

 

查看答案

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A抵制土地兼并

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

D稳定个体小农

 

查看答案

A. 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B. 不利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C. 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D. 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

 

查看答案

下图是出土的唐代初期文物敦煌张文信租田契的抄件片段。据此可知当时(  )

A. 土地租佃在全国普遍推广

B. 农耕经济开始向河西走廊扩展

C. 均田制已经被迫彻底废弃

D. 一些经济活动蕴含着契约意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