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

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 民本思想    B. 仁政思想    C. 礼法并重    D. 礼治为先

 

B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信息“礼”“义”“信”体现了儒家的仁政思想,即指统治者施以恩惠,采取有利于取得民心的政治方略。儒家仁政思想强调统治者用礼、义、信来治理民众,获取民心,故答案为B。A项民本思想是指以民为本,从百姓角度出发,与材料不符,排除;C、D两项不能全面反映题干内涵,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形成·仁政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两广总督的奏折中写道“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每年贩卖湖丝(湖州等地出产的生丝)并绸缎等货,一岁之中,价值(白银)七八十万两,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材料不能说明

A. 乾隆年间广州是对外通商口岸    B. 中外间“丝──银”贸易兴盛

C. 江南地区的桑蚕丝绸生产发达    D. 官营手工业垄断了丝绸的生产

 

查看答案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查看答案

下图为《宋人画册》中的扇面画《耕获图》。下列对该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A. 体现出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B. 体现出典型的小农经济生产特点

C. 证实翻车的发明是在宋代

D. 表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查看答案

阅读《清代全史》中的几段材料:

明朝中期后……棉花的种植遍及南北各地。水稻面积和产量大增。

据《天工开物·乃服》载:当时有轧车、弹弓、翻车(绕线车)、调丝车、经具、腰机、提花机等纺织工具和机械。……(明)神宗时,吕坤在奏疏中说:“洮兰之间小民,织造贩货以糊口,……弃业桑农而捻线者数百万人,提花染色,日夜无休。”

嘉定这一纺织手工业城市,“县不产米,仰食四方,夏麦方熟,秋天自登,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北土广树艺,而昧于织,南土精织秀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而鬻于南,布则方舟而鬻诸北。”棉花、蚕丝、棉布、丝绸都成为商品,这些商品的集散地成为繁华的市场。

……杭州人张瀚的祖先,成化末年有织机一张,从事纺织,所织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家业大饶”,成为雇佣“机工”的“机户”了。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当时哪些经济现象?

(2)说明上述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Ⅱ

材料二明万历年间徽州人汪道昆的《太函集》中说:“吾乡左(轻视)儒右(崇尚)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万……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儒!”

材料三明代徽州商人余丈义“……少贫困,操奇赢,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义屋以居之无庐者,义塾以教族之知学者。又市隙地数十亩为义冢,以安乡人之不克葬者,所费不啻万缗,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围水口,以利行人,年逾八十而行义不衰。”清代商人胡荣命“贾五十余年,临财不苟取,遏善举辄捐货为之,名重吴城。晚罢归,人以重价赁其肆名,荣命不可,谓:‘彼果诚实,何藉吾名?欲藉吾名,彼先不诚,终必累吾名也’”。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清商人的优良品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