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现在的抗日,实质上是农民的抗日。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实质上就是授权给农民。新三民主义,真三民主义,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主义。大众文化,实质上就是提高农民文化。抗日战争,实质上就是农民战争。”(《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之所以准确把握中国抗日的主体力量,主要是由于
A. 日寇长驱直入中华民族面临生存危机 B. 对中国社会各阶层结构的分析和把握
C. 农民问题成为中国革命的最基本问题 D. 以工农大众为主体的力量是抗日主力
1903年,张謇开始致力于南通的城市建设,一度使南通成为“中国最进步的城市”;1922年,朱葆三在上海郊区购地1000亩,欲仿南通经验建实验城,同期,荣氏兄弟在无锡尝试“劳工自治区”,此外,卢作孚在重庆北碚,陈嘉庚在福建集美均有类似的城市改造与建设的努力。这些现象在本质上反应出当时
A.商人群体已经形成了独立的阶层意识 B.中央集权孱弱社会缺乏有效整合
C.战乱频繁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寻求自保 D.中国现代化的重心已经移到南方
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B. 《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 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 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据《近代天津城市史》记载:“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后,建立中国最早的警察队伍,建立市政工程局,修建公共厕所、垃圾站。打击银钱投机,建立官银号、银元局,鼓励开办近代工商企业。”上述现象表明( )
A.列强放松对中国的控制
B.清政府开始重视工业建设
C.洋务运动持续稳定发展
D.城市管理体制趋向近代化
1876年建立的上海格致书院曾开展九年季课和五年特课,试题大都由洋务派官员来命制。以下题目不可能出现在格致书院的这类考试中的是
A. 《物体凝流二质论》
B. 《中国近日讲求富强之术当以何者为先论》
C. 《立宪法议,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
D. 《电报、轮船二事如何剔弊方能持久论》
时文有曰:“中国与洋人通商……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毫厘不能主持。”下列对这种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A.广大农村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B.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D.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