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反映了时代的脉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开元十三年)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肆皆有驴,赁客乘,悠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通典·食货七·历代盛丧户口》
(1)依据材料一,概括盛唐时期的商业状况。
材料二
| (明清时期)镇有各种类型……集散型的商业集镇已形成专门性的农副产品市场,其大宗除输出粮食,大都是重要的农产品原料或重要的农村家庭手工业产品;生产型的手工业市镇则依托于某项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
(2)依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特点和原因。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短短几年,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占总值的70%以上,增加了4倍多。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原本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而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东南沿海一些专以纺织为业的乡村,受到很大冲击。 | 洋纱、洋布进口(单位:千海关两) | ||
年份 | 洋纱 | 洋布 | |
1867 | 1450 | 11671 | |
1877 | 2841 | 11959 | |
1887 | 12590 | 24457 | |
1892 | 22059 | 30554 | |
(3)依据材料三,分析鸦片战争后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了什么新变化?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有人评价赫鲁晓大“是徘徊在新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 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 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C. 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 D. 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英国《经济学家》预测:“21世纪的欧洲,不会被炮火摧毁,但可能会被一张张福利支票压得喘不过气,这已经成为一场‘国家战争’——纳税人不惜用示威骚乱逼迫政府,要为他们的人生负责。”这表明欧洲国家( )
A. 示威骚乱有可能演变为战争
B. 福利政策已不能缓和社会矛盾
C. 面临严重的财政与政治危机
D. 福利政策弊端、问题不断显现
近年披露的《蒋介石日记》记录了他访苏时的所见:“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人皆施军队教育;三、小工厂租给私人。”据此推断,蒋介石访苏的时间和目的最有可能是:
A. 1918年,代表国民党参加十月革命胜利一周年庆典
B. 1919年,五四运动后赴苏俄学习救国思想
C. 1923年,受孙中山委派寻求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帮助
D. 1940年,寻求苏联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论孔子》中写道:“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在伏尔泰和一大批思想家的推动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写入《法兰西共和国宪法》。这从本质上说明
A.法国启蒙思想家和孔子思想一脉相承
B.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根本性影响
C.法国大革命时期中法之间文化交流频繁
D.启蒙思想家借用孔子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德国学者韦伯发现在欧美的一些多宗教国家,“商界领袖和资本所有者,还有现代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工人,特别是受过高等技术培训和商业培训的人员,绝大多数是新教徒”。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思想密切相关
A.人文主义 B.“因信称义” C.“先定论” D.理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