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编写的战史对于某阶段战略失误作出如下检讨:当时的战略观念“系以扩大占领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面发展……此为在战略构想上最大之错误”。这次“战略失误”后,国民党
A. 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B. 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
C. 与中共进行战略决战 D. 参与北平谈判而作缓兵之计
武昌起义爆发后,46名北洋将领联名诉求“立定共和”,否则将“率全军将士入京,与王公剖陈利害”。驻扎各地的满洲旗营部队也较少进行抵抗,大都很快瓦解。这表明
A. 民主共和观念已经被军队普遍接受 B. 军队革命化是导致清朝灭亡的主因
C. 北洋军以及满洲旗营响应武昌起义 D. 军队失控和旗营涣散加速清朝崩溃
清朝初期,清政府将华侨视为“莠民不惜背弃祖宗庐墓,出洋谋利”,且对回国者严加制裁。到了晚晴时期,清政府给予海外华侨国民身份,并正式将海外侨民纳入领事馆权责保护范围。清政府这一调整
A. 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 标志着近代外交观念的形成
C. 根源与中国半殖民地程度的加深 D. 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李约瑟说:“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碎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荣。”材料意在说明理学
A. 本质是科学的 B. 格物致知理论推动对物理的探求
C. 强调经世致用 D. 确立伦理本题论以塑造崭新人格
熙宁年间,“土豪大姓,诸色人就耕淮南,开垦荒闲土地归官庄者,岁收谷麦两熟,欲只理一熟。如稻田又种麦,仍只理稻,其麦佃户得收。”这表明政府意在
A. 增加财政收入 B. 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
C. 增加粮食产量 D. 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以上因素促成中国古代出现
A. 封邦建国 B. 宗法体系 C. 集体劳作 D. 中央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