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元曲《西厢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女主莺莺已经许配给了他人,但是她与张生相爱,并且不顾老夫人反对,私下幽会。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最终老夫人同意婚事,有情人终成眷属。《西厢记》的流行说明了
A. 元代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 B. 人们对婚姻家庭制度的不满
C. 元代商品经济的空前发达 D. 人们对摆脱理学束缚的渴望
《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南宋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这反映了古代农业
A. 需要大量劳力 B. 适时增加肥力
C. 提倡精耕细作 D. 善于积累经验
先秦至隋唐时期,祭祖礼仪长期是贵族的特权,庶民祭祖行为被排斥在国家礼制范畴之外,只能以民间习俗的方式延续着。这种两分的局面在宋代出现了转机,祭祀礼仪变成不同阶层共享的文化权利。宋代祭祀礼仪的上述变化主要归因于
A. 科举制度不断成熟
B. 理学正统地位确立
C. 小农经济相对发达
D. 文化氛围相对宽松
汉初律令规定:里门每天按时开放,钥匙由田典、里典轮流掌管;在伏日(鬼节)里门全天关闭,禁止行人通行和里民出入耕作;如有使节出行、救水火、追盗贼等情况,则开门放行;违律者,罚金二两。由是可知当时政府
A. 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B. 重视对基层的管理
C. 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 D. 加强对外交流往来
“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
A. 儒家、道家 B. 儒家、墨家
C. 法家、墨家 D. 墨家、道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又引河通于淮海,自是天下利于转输。四年。又发河北诸郡百余万众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县。自是丁男不供,始以妇人从役。
——《通典》卷加《漕运》
材料二(通济渠和邗沟开通后)水面阔四十步,通龙舟……自京师至江都,离宫四十余所。……(江南河开通后)八百余里,水面阔十余丈,又拟通龙舟,并置驿宫。草顿。
——《大业杂记》
材料三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漕。
——《隋书》卷68《阎毗传》;
材料四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
——李敬方《汴河直进船》
请完成:
(1)隋朝开凿大运河馀了为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外,还有其他目的,根据材料一、二、三加以概括。
(2)大运河开通后,后人对此褒贬不一。根据材料四归纳三位诗人的不同观点。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谈谈你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