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读下列诗...

阅读下列材料: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读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②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秋)

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请回答:

(1)诗①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5年台湾在割占50年后回归祖国,主要原因又有哪些?

(2)诗②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是什么?

(3)导致诗③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4)诗④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什么?

 

(1)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与澎湖列岛; 抗日战争的胜利,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2)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井冈山斗争道路)。 夺取“中心城市”(或十月革命道路)。 (3)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4)渡江战役; 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解析】(1)本题考查台湾的历史。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条约中割让了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才回归祖国怀抱。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覆灭,国民党残余势力败退台湾。 (2)本题考查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西江月·井冈山》是毛泽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对黄洋界保卫战的描写,歌颂了井冈山将士坚守根据地的英勇斗争精神。俄国十月革命的主力是工人,工人都集中在城市,力量比反动派大,所以俄国走的是“中心城市夺取政权”的道路,但是在中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而且国民党在农村的力量比城市小,所以,中国共产党创造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本题考查红军长征。《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创作的歌颂红军长征的一首词。1933年,蒋介石调兵百万对红军各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以50万兵力进攻中央根据地。那时,毛泽东已被撤销在红军中的领导职务,“左”倾领导人博古掌权,他偏听偏信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的错误主张,同敌人死打硬拼,结果,红军苦战一年,被迫实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共军八万多人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到达陕北,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结束。 (4)本题考查解放战争。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覆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国共两党仍然存在斗争的一面,其根本原因是

A. 两党奉行的抗战路线不同    B. 两党对日本侵略态度不同

C. 两党的阶级立场不同    D. 两党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

 

查看答案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他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指的是

A. 井冈山道路    B. 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C.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战略反攻

 

查看答案

小明同学清明节上山扫墓,看到墓碑上刻有“中华民国25年立”的字样。请问这是哪一年立的

A. 1935年    B. 1936年    C. 1937年    D. 1938年

 

查看答案

一个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 街头上出现“民主共和”的标语

B. 孙中山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C. 几艘外国军舰在长江上航行向革命党施压

D. 报刊登出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