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新社记者发出的电讯报道说:“美国在华的声誉业已一落千丈,……不单是中国的共产党与自由主义者,即使是一般的银行家和商人,现在也都逐渐感觉到美国对华的两面干涉政策。”这则报道的背景是美国
A.在巴黎和会上不顾中国主权出卖中国利益
B.在一战期间加紧了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
C.在“九一八事变”后,纵容日本对华侵略
D.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扩大对华经济侵略
1943年1月,国民政府通过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与它们的一切权利。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 美英对中国的同情
C. 国民政府的外交努力 D. 中国军民的坚持抗战
1935年10月初,蒋介石在成都先后作了题为“建设新四川的根本要道”和“四川治乱为国家兴亡的关键”的演讲,强调四川地位的重要及其与国家治乱、民族兴衰的密切关系,第一次明确、公开地提出了“天然是复兴民族的最好的根据地”的思想,肯定地阐明了以四川为根据地的思想。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国民政府
A.开始全面抗战的政策
B.重视西部开发以促进全国稳定发展
C.加强西南建设以剿灭共产党和红军
D.应对日本扩大侵华作抗战准备
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A. 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 B. 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 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 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A. 太平天国北伐、西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B.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C. 中共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D. 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诗中“远征”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共党内“左”倾错误带来的危害 B.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C.根据地的革命武装不够强大 D.王明分裂党中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