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朝鲜战争最深刻的起因在于战后形成的美苏两个超级...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朝鲜战争最深刻的起因在于战后形成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及其控制下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格局,这种格局在朝鲜半岛就表现为围绕三八线展开的美苏外交争斗和南北朝鲜军事的对峙。朝鲜南北双方都有意通过武力将自己的理想、权力和制度扩展到整个朝鲜半岛从而实现民族的统一。

——沈志华《抗美援朝战争决策中的苏联因素》

材料二:关于朝鲜战争的结局,主要有三种看法:有人认为胜利属于中朝一方;也有人认为双方在战场上打了个平局;还有人认为美韩一方取得了胜利。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当时世界格局角度分析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

2)关于朝鲜战争的结局,你同意哪一说法,理由是什么?

 

(1)朝鲜战争是冷战的产物 (2)同意第一种说法。理由:中国把美韩军队打退到线以南,扭转朝鲜战争战局的战略目的已达到。美国并没有达到侵占整个朝鲜半岛的目的。这是中国军队取得最后胜利的根本标志。(或同意第二、第三种说法都可,说明理由。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和准确归因,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一信息“战后形成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及其控制下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格局”“美苏外交争斗和南北朝鲜军事的对峙”,可知,材料涉及的是美苏冷战格局下的朝鲜战争。因此,关于“原因”,把握住“是美苏冷战的产物”即可。 (2)本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能力,兼顾考查学生史学理论及历史素养相关内容——“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论从史出”。本问属于观点评论说明题,解答本题,要做到以下步骤:第一,要对材料中的观点表明态度,此部分属于开放性设问,答案不唯一,肯定三种观点之一即可;第二,要结合相关史实对所持观点进行论证说明,做到有理有据;第三,论证说明的过程,要言之成文。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朝鲜战争;史学理论及历史素养·历史研究和认识的方法·“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论从史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古代法制以“礼法合一”为主要特征,礼教所倡导的价值观在法的规范中得到体现,“依法断案”也是“合礼裁判”。司法裁判因人而异,皇亲国戚、贵族官僚等都不按法定程序与刑罚审判,有时还享有减免刑罚的优待。古代司法更重视口供,以口供作为定案的主要根据,由此导致刑讯逼供。刑部等司法机构通常受制于中央行政中枢,地方司法权一般由地方行政官员掌握。

——王继尧《论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演变及特点》

材料二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借口中国司法制度过于野蛮残酷,强迫清政府承认外国的领事裁判权。1906年秋,清廷设立专司审判的大理院,启动了行政、司法分立的进程。袁世凯在天津府试办新式审判厅,后来各省城、商埠都设立各级新式审判机构。新式审判机构的审判员,须经历较长时间的专业学习,考试选拔合格,并经过试用期历练,才能成为正式的审判员。当时有洋商因为审判厅判决公正,不经领事直接到审判厅起诉立案。《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等法律的通过,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定了辩护与律师制度,被告人有权对所受指控进行辩护,并可随时自己选任或由法定代理人为其选任辩护人。

——春杨《论清末中国司法体制的转型及其历史启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司法审判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司法审判制度改革的影响。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期以来,近代化(现代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它在各地区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也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阅读材料:

请回答:从“中外关联”的角度提取这一阶段中西方近代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在现代经济中,货币起着根本性的作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获得了世界白银供给的一个相当巨大的份额。彼埃尔·肖努曾估计,美洲白银的1/3以上最终流人中国;魏斐德估计,约有一半的美洲白银落户中国;梁方仲认为,约占世界银产量15%的日本白银,也几乎全部进入中国。如果我们接受巴雷特提供的数据,即从1493年到1800年,全世界约85%的白银都产自美洲,那么世界白银产量的43%至57%可能都留在了中国。相比而言,弗兰克关于中国获得世界银产量的一半的估计或许更接近真实情况。

——据高程《海外白银的输入与晚明中国商人阶层的兴起》

材料二 中国近代史上,作为主要货币的白银发生了两次持续时间长、流动数量大的外流现象。第一次发生在19世纪末……第二次发生在罗斯福新政时期,来自西部产银州的议员集团提出了意在提高银价的《1934年购银法》……其所造成的国际银价飞涨给中国这样的银本位国家带来了灾难性的财政危机。       

——《中国近代史两次白银外流的比照》

材料三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

——必修二

(1)根据材料一,明朝中国的白银供给主要来源于哪里?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

(2)请分析19世纪末中国白银外流剧增的原因有哪些?为应对第二次白银外流危机,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罗斯福在货币领域应对经济大危机的措施是什么?

(3)基于材料三中所说的教训,战后各国采取了什么行动?有何意义?

 

查看答案

2016年6月英国公投脱欧成功,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反对TTI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同年11月,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也宣布退出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大力推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与多个国家共同组成一个大大的朋友圈。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经济全球化局部受阻,但全局发展

B. 经济全球化想要长远发展需要平衡各国的利益

C. 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和推动者

D. 民族主义的崛起是全球化受阻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迅速。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同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年到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2倍多。这种现象说明

A. 英国仍处于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

B. 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国际分工程度下降

C. 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D. 世界市场需求增长幅度超过工业产品增长幅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