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国民政府先后决定对金融和重要的战略物资进行统制。1937年7月,国民政府决定立即对粮食、资源、交通、卫生机关等进行统制,随后在上海成立了四行总处,并由资源委员会主持沿海工厂的内迁。这一做法
A. 主要源于国内的经济危机 B. 首创了“战时经济体制”
C. 有效调配了国内战略资源 D. 直接导致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民国初年,参议院公布的男女礼服分为中西两类,中式即长袍马褂。民间衣着更为自由,上海《申报》称:帝制取消后,“人士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由此可知民国初年
A. 服饰文化颠覆了传统 B. 崇洋媚外之风开始盛行
C. 民众普遍接受西式服饰 D. 服饰变革带有时代色彩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 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 B. 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 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 D. 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清代官员尹会一在奏疏中说:“江南苏松两郡最为繁庶,而贫乏之民得以俯仰有资者,不在丝而在布。女子七八岁以上即能纺絮,十二三岁即能织布,一日之经营,尽足以供一人之用度而有余。”这表明当时江南地区
A. 棉纺织业开始兴起 B. 手工业领域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
C. 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 纺织业与商品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明人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七载:“今各部之事,皆听命于阁下,所不待言,虽选曹(吏部)有员缺,亦送揭帖与阁,然后注选。此不知胡汪当国时有此事否。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议日积,则祸患日深。”这说明当时
A. 六部停止了运行机制 B. 内阁获得了官吏任免权
C. 相权日益受阁权抑制 D. 内阁权势日盛带来祸患
对于天人关系,儒家思想有很多论述,其中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董仲舒倡导“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对三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儒家遵循“天命观” B. 旨在神化君权
C. 彼此存在继承关系 D. 都属唯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