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指出:“15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是中国社会史上的...

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指出:“15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是中国社会史上的普遍的新现象。不但商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商贾家庭……明清的中国也可以说是一个‘士魂商才’的时代。”这种现象表明明清时期

A. 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名存实亡

B.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传统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 读书人通过商业经营活动跻身仕途

D. 官商勾结开始成为常态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材料内容说明了15世纪以来“士”与“商”紧密融合在一起,这是对中国传统的四民秩序的一个重大变革分,故B项正确;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15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所以应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代前期“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这反映出当时的政策是

A. 禁止走私贩运    B. 海禁

C. 抑商    D. 保护森林和渔业资源

 

查看答案

“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材料描绘的是

A.汉都长安          B.隋朝洛阳

C.唐都长安         D.宋都东京

 

查看答案

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A. 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B. 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 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 “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 “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

C.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D. “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查看答案

下列材料中,最能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

A.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B. “扬一益二。”

C. “苏湖熟,天下足。”

D.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