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俗谚:种田种得全,只要买点盐!反映了小农经济这一经济形式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小农经济的产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
B.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C. 小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
D. 小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庄季裕《鸡肋编》中记载:“(南宋)建炎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绍兴初,麦一斛至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而佃户输租,只有秋课。而种麦之利,独归客户。于是竞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 北民南迁,数量很大 B. 佃户种麦,不收麦租
C. 精耕细作,重心南移 D. 麦价飞涨,稻麦轮作
史书载:“(东汉)立春之日……京师百官皆衣青衣……施土牛耕人(泥塑的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这一隆重的仪式说明了
A. 统治者重视春耕生产 B. 铁犁牛耕始于东汉
C. 立春是统治者祭祖之日 D. 东汉时期制瓷业发达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冯梦龙(1574-1646年)出生于南直隶苏州府,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冯梦龙以其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为我国通俗文学做出了独异的贡献。他认为通俗文学为“民间性情之响”,“天地间自然之文”是真情的流露。在《叙山歌》中,他提出要“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的文学主张。在传奇《酒家佣》的序文中曾这样说道:“世人但勿以故事阅传奇,直把作一具青铜镜,朝夕照自家而孔可矣。”他的那些记录当时的历史事件的著作在当时具有很强的新闻性;供市井细民阅读的拟话本、长篇说部,小说类书,以及剧本民歌、笑话等有更大的读者群。
——摘编自《冯梦龙通俗文学观浅析》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冯梦龙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冯梦龙文学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世纪50年代,清王朝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又遭到大平天国运动冲击,赔款及军费导致了严重的财政危机。清廷办捐输(卖官)、运饷盐、拨丁漕、征地丁、提关税、收杂捐、铸大钱、发票银等手段并用,仍无法弥补庞大的军需开支。咸丰三年,清廷在北京试行向商铺征税,导致商人不满,试行不到五天即告失败。随后,清军将领在江苏扬州开设厘金局,向米行“劝谕”助饷。咸丰帝批准地方督抚自行“就地筹饷”,在苏、湘、川等省试办,各地纷纷效仿,至1862年已基本推行于全国。太平天国被镇压后,厘金又变为正式税收、新商税,成为晚清和北洋军阀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支柱之一。但地方各自为政,厘金征课标准不一,到处设卡抽厘,给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带来种种弊害,至1931年才被裁撤。
——摘编自田志明《略论厘金制度的创行及其借鉴意义》
(1)根据材料,概括厘金制度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行厘金制度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活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横向发展指的是人类历史由各地区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世界历史的纵向与横向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必须有史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