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列为中国近代以来留学路线示图: 詹天佑(186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列为中国近代以来留学路线示图:

詹天佑(1861年—1919年)。清政府出于“振兴计划”的需要,使欧美的长技为我所有,在1872官派学生赴美留美,詹天佑是其中之一,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修铁路工程。回国后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之称。

黄兴(1874年—1916年)。在20世纪初期中国教育发生根本变革的大潮中,留学生无疑是一群“弄潮儿”。1902年,黄兴赴日本留学并创办了《游学译编》杂志,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革命历史,宣传民主革命和民族独立。

刘少奇(1898年—1969年)。1921年夏,他赴俄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年冬天,他由青年团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此时的留学生沟通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社会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据陈学徇《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示例: 观点:域外文化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论述:域外的工业技术、政治制度和思想经中国的海外留学生传到中国。这一传播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工业技术的传入推动了洋务运动进一步开展,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近代政治制度的传入使中国的政治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君主立宪思想的传播推动了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思想的指引,爆发了辛亥革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域外精神文化的传入,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促进了思想解放,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转向,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总之,中国近代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也随着时间的不断向前推进而更新、演变。 (围绕其他观点及论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如:向西方学习地域范围不断拓展;中国向域外学习由浅入深;留学是域外文化传入中国的重要纽带;留学生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留学教育对传统教育的挑战等等。)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材料反映的信息很多,如域外文化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向西方学习地域范围不断拓展、中国向域外学习由浅入深、留学是域外文化传入中国的重要纽带、留学生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留学教育对传统教育的挑战等等。择一观点回答均可。阐述过程中要联系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做到史论结合,论述有据。实际上,近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均与外国文化和学生留洋有关,如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材料所述人物正好同洋务运动、辛亥革命、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有关,可以此为线索,阐述近代中国学生留洋带来的影响。 点睛: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观点可以多样,由考生根据材料提炼得出。解答此类试题,选取所要阐述的观点对答好开放题特别重要。从高考得分的角度讲,应遵循以下原则:(1)选择与教材观点相近的论点为阐述对象,这样论证起来可以从教材中获取较多的相关历史资料,以说明相应的观点。(2)选择历史材料与理论依据最多的论点为阐述对象,可以看一下哪一种观点可以从材料中获得更多的资料支持。另外,有些问题除了需要材料论述外,还需要一定的理论说明,论点的理论依据是否充分,也是选取观点的重要依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启动“二孩”政策,对我国人口政策作了重大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东汉章帝元和2年下诏,规定“人有产子者,复勿算(算:人头税)三岁”,“今诸怀妊者,赐胎养谷三椹斛,复其夫,勿算一岁。”

唐太宗发布《令有司劝勉庶人婚聘及时诏》,规定“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及妻丧达制之后,孀居服纪已除,并须申以媒媾,命其好合。……刺史县令已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户口增多,以进考第。如其劝导乖方,失于配偶,准户减少,以阶殿失。”

清雍正又逐步实行“摊丁入地”,取消了全部人头税。

材料二孙中山对人口问题的认识体现了时代特征。“一百年以来,列强人口增加到很多,……。到一百年以后,如果我们的人口不增加,他们的人口增加到很多,他们便用多数来征服少数,一定要并吞中国。到了那个时候,中国不但是失去主权,要亡国,中国人并且要被他们民族所消化,还要灭种。”

“法国四千万人口,因为能改良农业,所以得中国二十分之一的土地,还能够有饭吃。中国如果能够仿效法国来经营农业,增加出产,……,至少也应该可以养八万万人……”。

材料三新中国对人口问题的看法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种种封建社会的残余思想,如“早生贵子”,“五世其昌”,“多福多寿多男子”等等,支配着他们的行动

——马寅初《新人口论》(1957)

50年代,我国理论界占统治地位的是苏联理论界提出的如下观点:“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表现为人口不断迅速地增长”,人口不断迅速增长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

2012年《马寅初人口科学论坛:重新认识中国人口问题》指出:如果我们在物质的生产领域放弃了计划经济,我们有更多的理由在人的生产领域放弃计划经济了。生育独子化已经产生了四个严重的人口问题:一是少子老龄化、老年空巢化以及老难所养、老难所依、老难善终这三难问题。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政府鼓励人口增长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原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并评价材料二中孙中山关于人口问题的所述观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分析50年代出现“人口高速增长时期”的原因,并分析当前中国为什么调整人口政策?

 

查看答案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有限的圈子。”从古希腊看下列不能反映“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有限的圈子”成果的是(  )

A.不断发展的民主制度

B.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C.高度发达的商业文明

D.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查看答案

英特尔高级院士Gene Meieran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下列属于运用式创新的有

A.铁犁牛耕的应用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C.“新经济”的出现                   D.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

 

查看答案

英国学者指出:1689年至1716年是国王和下院“确定关系”的时期;1716年至1783年是两者关系保持“均衡”的年代;而在1784年至1832年,两者之间的“均衡”关系遭到破坏。对材料中观点的理解,准确的是(     

A.国王在18世纪初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18世纪国王和下院在治国权力方面势均力敌

C.议会改革打破了国王和下院的权力均衡关系

D.国王和下院的权力关系经历了曲折的演变过程

 

查看答案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汉时赃罪被劾,或死狱中,或道自杀。唐时赃吏,多于庙堂决杀,其特宥者乃长流岭南。……宋初郡县吏,承五季之习,赎货厉民,故尤严贪墨之罪。……元史至元十九年敕中官吏,赃罪轻者决杖,重者处死。”材料对赃官的处置说明中国古代

A.法律体系严明而残酷              B.注重对官僚队伍的管理

C.惩赃官维护集权统治             D.贪污腐化现象比较严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