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明朝万历《嘉定县志》记载:“邑之民业,首藉棉布,纺织之勤奋,比户相属,家之租庸、服食、器用、交际、养生、送死之费,胥从此出”,这说明
①棉纺织业发达,家庭开支主要依赖于棉织布
②农业经济商品化态势显著
③农村土地大量荒芜
④小农经济受到冲击,开始瓦解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旧唐书》载,(杨绾)上疏条奏贡举之弊曰:“今之取人,令投牒自陈,非经国之体也。望请依古制,县令察举孝廉,审知其乡闾有孝友信义廉耻之行,加以经业,才堪策试者,以孝廉为名,荐之于州。……自县至省,不得令举人辄自陈牒。”材料反映杨绾
A. 主张恢复察举的古制 B. 反对科举取士的制度
C. 要求完善科举的流程 D. 注重科举的品德考察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这三个阶段依次是
A. 分封制、三省制、军机制 B. 分封制、六部制、内阁制
C. 三公制、三省制、六部制 D. 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
《诗经》说:“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栋梁)。怀德维宁,宗子维城。”这则材料最能说明西周
A. 实行分封制巩固统治 B. 实行宗法制维护政治体系
C. 分封制与宗法制并行 D. 通过宗法制实现权力集中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朝鲜的第七警备旅向韩国的陆军第十七团发动进攻开始(也有一说为韩国率先向朝鲜发动进攻)。这场战争由于以美国为首的10多个国家的军事干预而演变成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国际战争。美国、中国以及苏联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名义,其目标是遏制苏联的共产主义扩张。
——《朝鲜战争》
材料二 在此次伊拉克问题上,美与俄、法、德、中、印等大国的主张大相径庭,导致联合国、北约和欧盟内部出现裂痕……俄、法、德等世界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与美国矛盾和斗争的焦点已经由是否对伊动武这一具体问题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即是维护现行的国际体系、基本准则,还是接受美国强权政治、单边主义。
——摘自《伊拉克战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朝鲜战争与当时世界格局的关系。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从朝鲜战争到伊拉克战争西欧国家与美国关系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变化给我们的启示。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近代规模宏大的南开系列教育体系创办者张伯苓语录:
“我无天才,又无特长,我终身努力小小的成就,无非因为我对教育有信仰、有兴趣而已。”
“精神是立志的表现,无论何事,无精神必归失败。诸君当知,中国近来之巨患不是来自有形之物质,而在缺少无形之精神。精神聚,虽亡非真亡,精神涣,不亡亦抵于亡。”
“我之教育目的在以教育之力量,使我中国现代化,俾我中国民族能在世界上得到适当的地位,不至受淘汰。欲达此种目的,务须对症下药,即:注重体育,锻炼健强之国民;注重科学,培养丰富之现代知识;注意精神的修养……”“吾人为新南开所抱之志愿,不外‘知中国’‘服务中国’二语。吾人所谓土货的南开,以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为学术背景,以解决中国问题为教育目标的大学。”
——《近代教育家的光辉典范——张伯苓先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伯苓教育思想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伯苓成功创办南开系列教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