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2月13日,某县议会议长在私人日记中写道:“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八日:阖邑之人仍推予充本县议会之议长……若峻辞不往,势必失邑人之望,一应其请,久必招众之怨。”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共和体制逐步被民众所认同 B. 基层政权组织思想成分复杂
C. 清朝帝王年号仍被允许使用 D. 底层民众不满民主共和体制
康有为上书光绪帝指出:“汽机所成,倍人力者三十,故其国(英国)富强之力,亦倍三十……吾国土地人民十倍于彼,而富强力三十倍,则亦三倍于我,故吾幸未灭,而为彼所弱,可比较而得之矣。”据此可知,康有为
A. 认为器物不如人是中国衰败的根源 B. 对西方认识并未超越洋务派的水平
C. 极力鼓动光绪帝效法西人变法图强 D. 科学解释了中国积弱而未亡的原因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学者多以注疏先秦经文为首务,宗派林立,互诘不休。至唐,朝廷下令撰修《五经正义》以去“异端邪说”,并纳入科举考试范围。这一举措
A. 加强文化专制,扩大了统治基础 B. 导致宋、明儒学家因循守旧
C. 统一经学,提高了儒学政治地位 D. 有利于儒学与其它思想融合
唐太宗要求立法“务求宽简”,所有的死刑案件均需经中书、门下四品以上官员及尚书九卿合议,反复确认后再“覆奏皇帝”。贞观四年,全国处死刑者仅29人。这反映了当时
A. 经济发展,社会矛盾缓和 B. 德主刑辅以德治国的思想
C. 权力制约,中央官制成熟 D. 法家思想不受统治者重视
汉代《盐铁论》称“铁器兵刃,天下大用,非庶众所宜事也”。汉初曾禁止商人向岭南地区的南越王国贩卖铁器,迫使南越王赵佗三次谢罪,南方许多农业部落,纷纷请求内附,自愿改为汉郡县。这表明当时汉王朝
A. 垄断战略资源,提高财政收入 B. 重农抑商,打击工商业经济
C. 运用经济手段,维护王朝统治 D. 削藩置郡,加强中央集权
有学者认为,《诗经》多反映黄河流域的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等;《楚辞》则多反映楚地神鬼巫术、自然崇拜、山川人物、历史风情等。这反映了当时
A. 南北方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差异 B. 北方政治动荡社会经济发展受限
C. 南方物产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D. 祖先崇拜以及宗法制度影响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