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作为现代国家的兴起,日本人至少是从1895年开始,就把政治软弱和四分五裂的中国看成是扩张自己利益的场所,在这一点上,日本人和欧洲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离现场更近一些罢了。
——据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等整理
材料二尽管传统的看法是纳粹德国首先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实际上日本军队的行动更早。1937年下半年,日本从傀儡国满洲调集了大批军队准备入侵中国。……中国军队在一些地区的抵抗十分顽强,日本士兵采取了惨绝人寰的报复手段对付中国的士兵和平民。……早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及1941年晚期夺取西方在整个东南亚的殖民地之前,日本和中国就已经陷入了大规模的战争,誓死争夺着对整个东亚的控制权。……在珍珠港事件之后,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日本军队深陷中国战场。
——摘自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指出“日本人至少是从1895年开始”所涉及的历史事件,以及这一事件对中国政治、经济的影响。
(2)指出材料二中“1937年下半年”所指的事件和“日本士兵采取惨绝人寰的报复手段”所指的事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加试题】《吴越春秋》中记载:“臣闻射之道,左足纵,右足横,左手若附枝,右若抱儿,右手发,左手不知,此正射之道也。”与描述相符的兵马俑是
A. 立射俑 B. 骑兵俑 C. 跪射俑 D. 将军俑
【加试题】历史学家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写道:“俄国革命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因为俄国处在全球政治和经济事务中的特殊地位。……俄国革命像所有伟大的革命一样,都来源于过去历史矛盾的总和、形形色色的本土原因以及许多阶层人民长期的不满。”下列选项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俄国十月革命
①正确揭示了其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②推动了亚非拉的反殖民主义运动
③终结了西方各国的全球霸权地位
④开启了全新的现代化模式和道路
A. ①③ B. ①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加试题】西方某著名人物曾发表演说:“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有说话声音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他的家。即便是金碧辉煌的教堂,他如不在那里说话,就说明他不住那里。……只有在最后一个穷人得到照应后,才能考虑兴建教堂。至于教堂的建造、风格和装饰都无关紧要。”据此判断,该演说者最有可能是
A. 罗马教皇朱理二世 B. 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
C. 浪漫主义作家雨果 D. 建筑师布鲁内列斯齐
【加试题】近代某思想家刊文高度评价报刊的作用时说:“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以往中国报业不发达)“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如今大力办报,“准此行之,待以岁月”,使“天下人咸知变法”,必能“风气渐开,百废渐举,国体渐立,人才渐出”。据此判断,该文章最有可能发表于
A. 《昭文新报》 B. 《时务报》 C. 《民报》 D. 《共产党》月刊
【加试题】孙中山在1905年之前发表的文章中对满族和清朝政府有“满洲鞑子”“满奴”“满贼”“异种”“外国人”等近20种蔑称,但他在1906年又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他在1912年进而提出“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上述现象可以说明
①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②孙中山最终完全摆脱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
③近代民族国家的构建经历了艰难的思想历程
④历史人物的历史认识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
A. ①③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