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法令废止权在美国历史上又被称为“98年原则”。1798年,弗吉尼亚州和肯塔基州议会分别通过决议案,宣布亚当斯政府制定的《外侨与煽动叛乱法》违宪,在两州范围内无效,且缺乏强制力。此后,直到内战之前,南北各州在自己的权力受到联邦侵害时,均援引“98年原则”予以抵制。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A. 《1787年宪法》存在严重弊端 B. 州权的扩张导致联邦分崩离析
C. 议会制是美国政治的重要基石 D. 各州有权捍卫其宪法保留权利
正如梅因所言:“在古代世界中,一个社会的本地公民常常自以为是由于血统而结合在一起的,他们反对外来人主张平等权利,认为这是对于他们生来固有权利的一种篡夺。”最初,罗马人不愿意把获得法律保护的权利赋予外来人。这说明早期阶段的罗马法
A. 强调血统,内容保守 B. 有较强的封闭性特点
C. 形式主义色彩较浓厚 D. 深受自然法精神影响
1973年6月,陈云曾就当时的国际经济贸易做出重要谈话:“过去我们的对外贸易是百分之七十五面向苏联和东欧国家,百分之二十五对资本主义国家。现在改变为百分之七十五对资本主义国家,百分之二十五对苏联、东欧。”“这个趋势是不是定了?我看是定了。因此,我们对资本主义要很好地研究。”陈云得出上述认识的有利的形势变化是
A. 西欧国家开始走向联合,经济实力大增
B.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C. 党和国家领导人摆脱“左”倾思想束缚
D. 中国外交战线取得重大胜利
1936年9月1日,中共中央向党内发出秘密文件《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明确指出:“目前中国的主要敌人,是日帝。所以把日帝和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这一指示
A. 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阶段的到来 B. 促使蒋介石改变了“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C. 严重脱离革命的实际,错误分析了形势 D. 表明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合作抗日的决心
19世纪末,中国大豆由于出口量急剧增长,种植面积随之迅速扩大。与此相反,中国一向远销欧美、日本和朝鲜的蔗糖、蓝靛,却由于欧洲和爪哇甜菜糖的发展以及德国洋靛的畅销一蹶不振,种植甘蔗、蓝靛的土地纷纷改种杂粮。这说明
A. 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B. 国际供求关系制约中国经济作物的发展
C. 列强的资本输出加剧了自然经济解体 D. 中国农产品出口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1898年,《孔子改制考》问世后,旧式学者叶德辉攻击康有为利用孔子宣传托古改制的理论是“假素王之名号,行张角之秘谋”;御史文悌在奏折中,严参康有为“灭圣经”、“乱成宪”的叛逆行为,要求将该书毁版,将康有为处死。这些现象反映出
A. 变法理论在统治阶级中反响强烈 B. 维新变法已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
C. 顽固势力试图维护儒学正统地位 D. 清王朝的统治日益趋于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