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奠定于
A. 夏商西周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 C. 秦汉时期 D.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张居正)性沉深机警,多智数。及赞政,毅然有独任之志。受顾命于主少国疑之际,遂居首辅,手揽大政,劝上力守(行)祖宗法度,上亦悉心听纳。十年内海寓(内)肃清,四夷詟服,太仓粟可支数年,冏寺积金至四百余万,成君德,抑近幸,严考成,综(核)名实,清邮传,核地亩,询经济之才也。惜其偏衷多忌,小器易盈,钳制言官,倚信佞,方其怙宠夺情时,本根已断矣。威权震主,祸萌骖乘。何怪乎身死未几,而戮辱随之。”
——《明神宗实录》
(1)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采取的改革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张居正改革失败的原因及改革的局限性。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就中国是否参战问题,中国思想界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其中,梁启超、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力主中国参战的观点,获得了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
梁启超在《欧洲战役论》序言中指出:“今之战,殆全世界人类相互之战也,与一域中国与国相互之战既异,与一国中人与人相互之战更异”。他还认为德国必败,协约国必胜,而“以此为增进我国际地位之际好时机”,中国可以借此收回此前在外交中失去的权益。
陈独秀在1917年3月1日写下《对德外交》一文,认为“加入协约方面,于内于外,于国家利多而害少。理由如左:一、可以改变数百年来屈辱外交之惯例;二、能推动国内学术界思想进步;三、能得到协约国的财政援助;四、可以平息国内党派之争。”
李大钊赞成陈独秀的观点,认为“尚我国外交从此振奋精神,奋起直追,将来国事之转机,未始不始于今鈤也。”并指出,中国参战的目的“不在以其实力与德为敌,而在以其诚心与协约国及中立国为友”,希望通过追随协约国而使中国在战后获得利益。
——摘编自《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概括梁启超、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在中国参战问题上的共同认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近代专利制度萌芽于清末太平天国运动时期。1859年,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最早提出了要效仿西方国家,将实行专利制度作为发展工业、富强国家的一个必备条件的理念。他对科学技术发明的专利权做了如下说明:(1)“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作。”(2)在“兴舟楫之利”方面,以“坚固轻便捷巧为妙,或用火用气用力用风,任乎智者自创。首创至巧者,赏以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若愿公于世,亦禀明发行。”(3)在“兴器皿技艺”方面,他对专利做了更详尽的阐述,“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他人仿造,罪而罚之。即有法人而生巧者,准前造者收为己有,或招为徒焉。器小者赏五年,大者赏识年,益民多者数加多,无益之物,有责无赏。限满他人仿做。”
——摘编自《中国近代专利制度萌芽的过程》
(1)根据材料,概括洪仁玕提出的专利制度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洪仁玕对西方专利制度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心——边缘”模型或理论(Core-PeripheryModel简称“CPM”),作为非均衡发展理论之一,经劳尔·普雷维什、弗里德曼、沃勒斯坦等人的阐释和推广,在经济学、社会学等研究领域曾被广泛应用。
沃勒斯坦曾按照各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市场中扮演角色的不同、贸易地位的差异,将世界市场分为中心区、边缘区和半边缘区。中心区利用边缘区提供的原材料(包括用于铸币和饰物的贵金属)和廉价劳动力,生产加工制成品向边缘区销售牟利,并控制着世界金融和贸易市场的运转。边缘区除了向中心区提供原材料、初级产品和廉价劳动力外,还提供销售市场。半边缘区介于两者之间:对中心区充当边缘区角色,对边缘区充当中心区角色。三种区域共同组成完整的世界市场。
请根据材料中的“中心——边缘”理论,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近现代___国(国家名)经济格局的转变”,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01年,伊丽莎白一世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保障法《济贫法》。工业革命后,随着英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英国人口逐渐从小型的乡村社区或者农场迁入到大城市,造成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污染严重、疾病肆虐。与此同时,人们强调个人利益,而不是对群体的忠诚和家庭子女及亲人的关注,传统的以亲情为纽带的互助的社区功能也被弱化了。……社会财富激增,贫困问题却日益凸显,工人的工资基本是停滞的,童工和妇女的生存状况也日益恶化,这一时期工人罢工、捣毁工厂的事件时有发生,给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这一时期,功利主义思想家边沁提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空想社会主义者呼吁没有压迫、和谐自由的田园式理想社会,形成了广泛的社会思潮。雨果的人道主义著作《悲惨世界》迅速传到英国,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所呼吁的爱与善,表达了一切社会的道德理想,引起政府和进步人士对社会贫困和社会救助问题的极大关注。
工业革命时期,宗教领域的社会福音运动、民间团体的慈善组织活动、开明工厂主和进步人士的救助等行为,不仅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也促使英国政府逐步改变自由放任的经济、政治政策,转而重视贫困问题。1834年,“新济贫法”颁布,改进济贫管理,建立中央济贫管理机构,改变过去以院外救济为主的政策,而变为以院内救济为主,对救济资格严格审查,实施普遍救济的原则,扩大了社会救济的范围。
——摘编自《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社会救助研究》
材料二:抗战时期,为实现抗战建国的目标,国民党政府把社会保障事业摆在重要位置,在深入学习和借鉴西方社会保障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筹划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各项工作,如:设立了以社会部位核心机构的现代社会行政体系,并出台种类齐全的法规,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方面开展工作。其中,社会福利事业涉及劳工福利、社会服务及职业介绍,内容丰富,注重使人民获得一定的谋生技能。但国民政府出台的法规和政策大多没有得以实施,同时,因社会保障对象有限,主要局限于城市游民、贫民、孤儿、工人和军人群体,相当部分的弱者被挡在受保障范围之外;社会保障立法与实践脱节,许多内容流于形式;监管体系的缺失使社会保障相关工作人员营私舞弊、贪污腐败现象极为严重。此外,战争的大量消耗而造成经济的严重匮乏,国家财政无法满足需求量巨大的社会保障投入,1942年各省所属县市及特别市的地方支出分类预算中,用于社会事业的支出为4904237元,仅占总额的0.29%……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社会救助实施的原因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点,并进行简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