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清之际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A. 儒家思想在新的历...

明清之际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A. 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B. 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 汉唐民本思想的悄然复兴    D.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理解。结合所学可知,题干中三位思想家的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由此可知他们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他们的思想都反对君主专制,与宋明理学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不符,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他们的思想不仅是对民本思想的复兴,还包括了唯物思想,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该项思想兴起于清末,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点睛: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尽管激烈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反对理学的不合理成分,具有鲜明的反专制的民主主张,但是他们仍然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儒学)重新焕发生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黄宗羲与韩非子对君主专制所持观点截然反,其主要原因是(      )

A.两人的阶级场不同B.两人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同

C.两人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D.儒学是主流思想而法家不是

 

查看答案

A. 民贵君轻说    B. 人性本善说

C. 先义后利说    D. 浩然之气说

 

查看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奠定于

A. 夏商西周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    C. 秦汉时期    D. 魏晋南北朝时期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张居正)性沉深机警,多智数。及赞政,毅然有独任之志。受顾命于主少国疑之际,遂居首辅,手揽大政,劝上力守(行)祖宗法度,上亦悉心听纳。十年内海寓(内)肃清,四夷詟服,太仓粟可支数年,冏寺积金至四百余万,成君德,抑近幸,严考成,综(核)名实,清邮传,核地亩,询经济之才也。惜其偏衷多忌,小器易盈,钳制言官,倚信佞,方其怙宠夺情时,本根已断矣。威权震主,祸萌骖乘。何怪乎身死未几,而戮辱随之。”

——《明神宗实录》

(1)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采取的改革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张居正改革失败的原因及改革的局限性。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就中国是否参战问题,中国思想界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其中,梁启超、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力主中国参战的观点,获得了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

梁启超在《欧洲战役论》序言中指出:“今之战,殆全世界人类相互之战也,与一域中国与国相互之战既异,与一国中人与人相互之战更异”。他还认为德国必败,协约国必胜,而“以此为增进我国际地位之际好时机”,中国可以借此收回此前在外交中失去的权益。

陈独秀在1917年3月1日写下《对德外交》一文,认为“加入协约方面,于内于外,于国家利多而害少。理由如左:一、可以改变数百年来屈辱外交之惯例;二、能推动国内学术界思想进步;三、能得到协约国的财政援助;四、可以平息国内党派之争。”

李大钊赞成陈独秀的观点,认为“尚我国外交从此振奋精神,奋起直追,将来国事之转机,未始不始于今鈤也。”并指出,中国参战的目的“不在以其实力与德为敌,而在以其诚心与协约国及中立国为友”,希望通过追随协约国而使中国在战后获得利益。

——摘编自《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概括梁启超、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在中国参战问题上的共同认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