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      (    )

A. 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

B. 赞扬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C. 对西汉的推恩令持肯定态度

D. 否定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D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的“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正确。材料肯定了西汉的“推恩令”,不是否定,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汉初的郡国并行制,故B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否定汉初的郡国并行制,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推恩令 【名师点睛】“推恩令”是汉武帝时期思想变革与政治变革统一的标志。它表明:汉武帝不仅正式采用了儒家思想治国,而且取得了成功。七国之乱后,中央政府决定消减诸侯国的实力。汉武帝即位后的第三年冬天,开始实行“推恩令”计划,当时诸侯王的子弟众多,但是只能有嫡长子一人继承王位。如果以推广皇帝恩泽的名义把土地再分封给诸侯的子弟,那么看起来是皇帝厚待他们,实际上却使每个封国的面积都化整为零,渐渐缩小,再也不足与中央朝廷抗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先生的观点是

A. 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B. 唐朝三省相互牵制

C. 唐朝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    D. 唐朝实行民主决策

 

查看答案

汉代皇帝诏书先下御史大夫,然后转给丞相,丞相上书也由他转达。御史大夫一职多由皇帝的亲信充任,如景帝时的晁错、武帝时期的张汤等。可见御史大夫

A. 对丞相具有监督与制衡作用

B. 是内外朝制度的具体体现

C. 实际上掌握着朝廷行政大权

D. 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查看答案

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钱穆所说的“制度”是

A. 察举制    B. 科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三省六部制

 

查看答案

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下列属于这一法宝核心精神的是

A. 在边疆设立节度使

B. 分化事权便各部门相互牵制

C. 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 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查看答案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对于明太祖废除丞相,黄宗羲的评价是(   

A.产生了长久的危害                   B.不是理想的统治方式

C.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D.明朝由此开始政治腐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