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大大提高冶铁效率,反映我国古代冶铁水平领先世界的发明是 A. 水排 B. 铁铧犁...

大大提高冶铁效率,反映我国古代冶铁水平领先世界的发明是

A. 水排    B. 铁铧犁    C. 筒车    D. 耧车

 

A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提高冶铁效率,反映我国古代冶铁水平领先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提高冶铁效率,反映我国古代冶铁水平领先世界,故A正确。铁铧犁,属于农业工具,故B排除。筒车,属于农业灌溉工具,故C排除。耧车,属于农业播种工具,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水排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与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特点相符的有

①以个体小农为经营主体

②以精耕细作为技术特征

③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经营目的

④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晚年又用中书。(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东晋则侍中始优。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在秦及西汉初年,立帝行使权力,将意志化为诏书,见诏实行,程序比较简单:或与宰相议定,交御史起草、下达;或直接命令御史起草、下达,即可生效。宋代下诏书需经中书、门下之制度更加完备,因而反对内批,反对君主独裁专行的理由,也就更加充足。或从制度上、道理上批评滥用内批是违反“礼”“正”“道”;或从历史经验教训上批评滥用内批会导致“祸”“乱”;或从道德上批评滥用内批是出于“私”心。明代表面上废除宰相,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百司政务,实际上多半依靠“票拟”定夺,皇帝的意志和权利受到内阁诸臣极大的左右限制。由于票拟是下达皇帝诏令的正常途径,所以明代内阁限制皇帝滥用手诏、中旨的斗争,更加制度化。

——摘编自祝总斌《试论我国封建君主专制权力发展的总趋势》

(1)据材料一,概括从汉、魏晋、唐三个时期中枢机构的演变,归纳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独揽事权”的方式。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君主行使权力的变化。综合以上材料,简要说明官僚制度与皇权专制的关系。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的奉承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在闭关自守时期,日本人已了解欧洲人在数学、科学和经济学方面的成就,但没有注意文学、哲学和社会科学。同样,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全球通史》

材料二 多年来,针对中国维新和日本明治维新这两场变革结局为何出现天壤之别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但我们只需追根溯源,简单地对比分析这两场变法的精神“教主”——康有为和福泽谕吉,看看他们在个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也许就能对中日迥异的近代化道路一目了然。

——《康有为和福泽谕吉不同的启蒙之路》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两国变法的精神“教主”的差异来分析两场运动的结局。

 

查看答案

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下对柳、黄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柳宗元肯定帝制的合理性

B. 两者观点的内涵不同,都有其合理性

C. 两者观点有一个是错误的

D. 黄宗羲主张以法治国

 

查看答案

元代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各行省设丞相1员、平章政事2员、右丞1员、左丞1员、参知政事2员,采取群官圆署、集体议政方式,其中丞相、平章政事总领民政和军政,左、右丞和参知政事主管区内的具体行政事务。据此可知,元代

A. 中央政府过分集权    B. 政制缺乏制约机制    C. 行省权力大而不专    D. 地方行政体制混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