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大理寺是全国最高审判机关,但关乎死刑判决等重大问题时需由御史中丞(中央监察机关负责人)与刑部侍郎、大理寺卿一起,组成“三司推事”,类似近代的特别法庭,并把会审的结果,最后报皇帝审批。这说明唐朝
A. 司法与监察有机结合 B. 大理寺权力已经旁落
C. 监察机构丧失独立性 D. 司法制度己经近代化
秦汉以来,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先后经历了州郡推荐的察举制,门阀士族控制的九品中正制,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这反映出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总趋势是
A. 由重才学到重品德 B. 由不公平到公平
C. 由重血缘到重才学 D. 由封闭到开放
初定天下后,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想把王位的宝座千万世的传下去;汉王刘邦做了皇帝之后,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这表明
A. 君主专制得以不断强化 B. 宗法制决定帝王治国思想
C. 分封制的基础依然存在 D. 帝王借宗法血缘维护统治
1800年,清廷下诏:自王以下满、汉文武大臣,都不准到军机处找军机大臣谈话,“违者重处不赦”。清廷此举
A. 维护了满洲贵族权威 B. 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
C. 加强了决策的封闭性 D. 消除了内廷与外朝的矛盾
明朝表面上废除宰相,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百司政务,实际上多半依靠“票拟”定夺,皇帝的意志和核心权利受到内阁诸臣极大的左右限制。由于票拟是下达皇帝诏令的正常途径,所以明代内阁限制皇帝滥用手诏、中旨的斗争,更加制度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B. 早期民主思想开始出现
C. 中央集权制度遭到削弱 D. 古代行政体制日益完备
明太祖朱元璋说:“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材料蕴含的制约思想
A. 沿袭了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B. 体现了封建制度的完善
C. 与孟德斯鸠学说基本一致 D. 反映出中央集权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