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罗在《论法律》中讲道:“最高的法律,适用于所有时代,产生于任何成文法之前,或者更确切地说,产生于任何国家形成之前,”它“不是由人的才能想出来的,也不是什么人民的决议,而是某种凭借允行禁止之智慧管理整个世界的永恒之物”。文中“最高的法律”应该是
A. 习惯法 B. 公民法
C. 万民法 D. 自然法
公元前287年,罗马通过了霍腾西阿法案,法案规定平民会议所制定的法案,不管元老院是否批准,对国家都具有约束力。从此,平民会议成为具有立法权的人民会议,平民获得了可以担任各种官职的权利。这说明在当时的罗马
A. 自由民内部的关系得到调整 B. 平民取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
C. 贵族和平民的法律地位平等 D. 平民会议是最高的权力机关
《民主与城邦的衰弱》一书中指出:“在(雅典)城邦的范围内,……尽管社会生活具体而言对公民都很不利,但从政治层面上说,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则。”下列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 城邦社会生活损害了公民利益
B. 公民在法律面前实现了真正的平等
C. 城邦公民的政治权利不受保护
D. 法律保障了公民政治的运行
在古希腊语中,"人民"主要指公民;美国宪法起草时所用的“人民”一词原义极为狭窄;光荣革命后,有些英国作者所说的“人民"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于希特勒而言,则只有纯雅利安人才是真正的“人民”。由此可知“人民”一词
A.范围随时代发展而扩大 B.内涵具有较强不确定性
C.是指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D.是民主制度发展的产物
苏格拉底曾三次参军作战,当过重装步兵,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并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此外,他还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苏格拉底能够担任陪审官主要是受益于
A.他有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道德 B.梭伦创立陪审法庭并崇尚智慧
C.伯利克里时期雅典公民达到顶峰 D.古代雅典城邦政治制度的包容性
宋太宗初年,西北边境上的州郡大都以文官充任,在官衔前加上“权知”二字,如“权知州事”,以表示其“名若不正”,“任若不久”,并规定“三岁一易”。这表明当时( )
A. 地方武将拥兵自重现象普遍
B.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趋加强
C. 西北边患的威胁得到了缓解
D. 事权分割导致冗官现象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