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谷”,古代形成两种最主要的说法,较早的多指麻、黍、稷、麦、菽,后来则指稻、黍、稷、麦、菽。这一变化反映了
A.相关作物产生的先后 B.南方经济的发展
C.农耕方式的变迁 D.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位于石家庄淖沱河畔的南杨庄文化遗址迄今六千年左右,遗址内发现了粟和用来加工粮食的石磨盘、石磨棒,还发现了仿照家蚕蛹制作的陶蚕蛹和纺丝用的陶纺轮等。一这说明当时淖沱河流域
A. 原始农业手工业发展 B. 种植经济刚刚起步
C. “男耕女织”经济成型 D. 已经注重精耕细作
在冷战结束的初期,多极化曾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事实上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出现了一些反转。“反转”的主要表现是( )
A.美国奉行单边主义政策
B.中国改革开放后国力增强,加强了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C.欧盟成立,欧洲联合由经济走向政治
D.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1961年,柏林墙建立;1989年,柏林墙倒塌。28年间,柏林墙隔绝了东西柏林,分割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也制造了不少骨肉分离的人间悲剧。柏林墙倒塌已经20年,但一切反思,也许才刚刚开始。”下列对柏林墙的相关反思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标志性建筑
B.柏林墙的倒塌推动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C.柏林墙的修建有效防止了西方势力入侵东德
D.柏林墙的修建暴露了前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美国取得上述成果的措施客观上
A. 把欧洲纳入美国的经济势力范围
B. 奠定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C. 直接导致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
D. 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三个世界”是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力量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曾出现了以下两种观点:
对上述两种观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都认识到两极对峙中产生的新兴政治力量
②都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作为划分依据
③都以经济军事力量强弱作为划分标准
④都是对当时国际关系多极化的思考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