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

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

A. 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 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C. 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D. 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由材料关键信息“商人皆若狂”、“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可知,商业发展对传统农业的冲击,江浙地区人民热衷于投资丝织业。据此,可知,ABC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相符合,排除。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江浙地区丝织业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

A. 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 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C. 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 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 兴起于重工业    B. 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C. 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 电力的广泛使用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期英国首相迪斯累利在其著作《西比尔》对他所在时代描绘道:(它们好像)两个民族,它们之间没有往来、没有同感;它们好像不同地带的居住者即不同行星上的居民,不了解彼此的习惯、思想和感情,按照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以下各项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 宗教改革后天主教与新教水火不容

B. 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

C. 19世纪中期东西方文明的重大差异

D. 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之间相互对立

 

查看答案

1829年,卡莱尔在《爱丁堡评论》中指出:“在各个方面,有血有肉的工匠都被赶出他的作坊,让位给一个速度更快的、没有生命的工匠。梭子从织工的手指间掉落,落入穿梭更快的铁指当中。”材料反映出

A. 纺织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    B. 英国纺织业日益走向衰落

C. 纺织工匠的技能日益落后    D. 内燃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查看答案

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把非洲变成商业性的掠夺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材料说明了(     )

A.殖民扩张传播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B.黑奴贸易促进美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

C.殖民扩张为殖民地造成了沉重灾难

D.殖民扩张与掠夺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