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清初的赋税制度,分田赋和丁徭两项征收。顺治十四年(1657年),以明万历朝的册籍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编成《赋役全书》,发给民户“易知由单”,通知应纳银米数额,征收时用“截票”,“一给纳户,一存有司”。但“易知由单”款项繁,难以通晓。且地方官不公开晓示款项,另立名目,恣意科取。
丁徭的征收,各省情况不一,有以一条鞭征收的,有丁随地摊派的,有丁随丁派的。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决定“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同时规定人丁缺额由新添丁口抵补,再不足又以亲戚或同甲粮多者补之。这种抵补的办法又造成了丁银负担不均。至雍正初年,有地之家,田连阡陌,所输无几,而贫苦农民或寸土全无或有少许土地,却与富户同样负担丁银,形成了一种明显的“苦乐不均”的现象。
早在康熙末年,“广东所属丁银,就各州县地亩摊征”。雍正元年(1723年),直隶总督李维钧请求将丁银摊入田粮中征收,得到朝廷的允许。翌年山西布政使高成龄援引直隶的新例,奏请朝廷“将丁银并入地粮”,随后各地逐渐实行“摊丁入亩”政策。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实行“摊丁入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摊丁入亩”制度有哪些积极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至19世纪中叶以前,苏州是中国唯一拥有全国经济中心地位的城市。苏州“首重机业,城东比户皆然”,丝绸、棉布行销全国各省,“其外洋如高丽、印度以及欧美各国,莫不有销路”。鸦片战争之后,“洋布盛行,布市销减”,“蚕棉得丰岁,而皆不偿本”。据统计,道光年间苏州尚有12000余部织机,到1880年织机仅有5800部。苏州的手工业行会众多,许多行会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还对产品划定统一的价格,并实施统一工价,以限制竞争和自由雇佣。棉布、棉纱、茶丝和米的贸易都不再经流苏州,转而经由上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州变成了大上海的“卫星城”。
——摘编自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
材料二17世纪,曼切斯特是一个小镇。18世纪60年代起,随着纺纱业和织布业的机械化,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摇篮。1760年,开通了通向附近煤区沃斯利的英国第一条运河,1830年又建成通向重要港口利物浦的铁路,率先实现了交通运输革命。在此期间城市经济和人口高速增长。18世纪20年代,它的人口仅12000,1841年底猛增至40万人,跻身于全国大城市之列。1848年,沿曼切斯特向外延伸的公路把附近的奥尔德姆、海德等城镇链接起来,使整个集合体的人口达到106.3万人。
——摘编自王章辉《近代英国城市化初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州经济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州和曼切斯特在经济性质上的差异,并简析曼切斯特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0世纪中期有作家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把“普通人头脑中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钢刀刻下来的”、“内心真实”按着顺序记录下来。这种主张
A.描绘了作家对浪漫主义的追寻 B.揭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某些特征
C.体现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精神 D.反映了文学多元化格局下的融合
1947年,英、法、苏三国商讨参加马歇尔计划事宜。苏联提出援助应建立在各国分别提出要求的基础上,反对联合的欧洲援助计划。英法不同意。苏联退出会议。对这一史实解读正确的是
A. 马歇尔计划促进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与发展
B. 马歇尔计划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
C. 苏联担心受到美国经济控制而退出马歇尔计划
D. 社会主义国家一开始就被马歇尔计划排除在外
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表明斯大林
A. 初步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 B. 尝试以市场调节发展经济
C. 摒弃意识形态差异谋发展 D. 抓住机遇推进国家工业化
卢梭认为英国人民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法律应该由全体公民集合讨论并通过。”这表明卢梭
A. 否定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B. 主张人民直接拥有立法权
C. 推崇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 D. 批评英国革命的不彻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