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有人对清前期对外政策情况的统计,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时间 | 概况 |
康熙二十四年(1685) | 设粵(广州)、闽(泉州)、浙(宁波)、江(上海)四海关; |
康熙三十七年(1698) | 舟山置浙海关征榷机构,并设商馆,当地称为“红毛馆”。 |
乾隆朝 | 为防止宁波沦为第二个澳门,加重浙海关的关税,但收效甚微。 |
乾隆二十二年(1757) | 规定西洋番商只能到广州通商,闽、浙、江三海关只对朝鲜、日本、琉球等国开放 |
1793年、1816年 | 英国马戛尔尼、阿美士德使团请求增开互市口岸,清廷拒绝。 |
A. 康熙皇帝年间并未实行朝贡贸易体制
B. 清前期对外开放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C. 乾隆朝举措阻断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D. 19世纪初清政府的行为导致了战争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巨大的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 终结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C. 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D. 使民族国家取代了王朝国家
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写道:“五口通商、废除行商、新定税则,作为英国此战的主要目的,反映出其欲将中国纳入世界贸易体系的企图”,“这些关于经济贸易的条款,很难简单地以平等或不平等来界定”。该学者
A.对《南京条约》中关于贸易条款的评价过于情绪化
B.认为不能简单地用一个价值标准来评判《南京条约》
C.没有看到英国强加给中国的条款是强权政治的表现
D.过多关注中国仓促开放对中国经济民生的负面作用
美国在1787年宪法制定时,詹姆斯·麦迪逊将参议院的用途描述为“一个抗御……反覆与激情的必要防护。”华盛顿说:“我们将法条(来自众议院)倒入参议院碟子里冷一冷。”这说明参议院的创立者们希望:( )
A. 参议院行事更加审慎严谨
B. 使参﹑众两院分权与制衡
C. 参议院注重维护州权利
D. 众议院完全控制立法权
“汉代宰相下有副宰相、御史大夫,我们也可说,宰相掌握的是行政权,御史大夫掌握的是监察权。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此三省职权会合,才等于一个汉朝的宰相,而监察权还并不在内。”此段材料意在说明唐朝时
A. 分权制衡局面已经形成
B. 三省体制提高了行政效率
C. 君权与相权矛盾尖锐化
D. 皇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战国商鞅变法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贪者,收为奴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六百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上)
材料三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简表(单位:家)
地区 | 工厂数 | 地区 | 工厂数 | 地区 | 工厂数 |
江苏、上海 | 155 | 直隶、京津 | 455 | 陕西 | 3 |
浙江 | 42 | 山东 | 31 | 甘肃 | 1 |
福建 | 20 | 奉天 | 19 | 广西 | 1 |
广东 | 33 | 湖北 | 19 | 其他地区 | 3 |
——摘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本”与“末”各指的是什么?这种表达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二,指出材料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所处的阶段。指出材料二和三所处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以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特点。谈谈你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前途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