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秦直道,陕北俗称“皇上路”、“圣人条”,是秦始皇命蒙恬监修的一条重要的军事要道。据学者对秦直道遗址做的实地考察,实测其全长700多公里,路面最宽处约60米,一般亦有20米。请在下图中找出这条中国古代“高速公路”所在位置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著名学者余秋雨在某次演讲中提到:“在甲骨文所刻画的商代之后,中华文化的第二个重大记忆应该放在哪里呢?……他们为中华文化进行了精神奠基,所达到的高度让人叹为观止。”下列思想属于“中华文化的第二个重大记忆”的是
A. 兼相爱,交相利 B. 罢黜百家 C. 致良知 D. 天下为主,君为客
某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下列史实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县制的出现 B. 铁农具的使用 C. 都江堰的修建 D. 一牛挽犁的出现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但他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并没有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孙中山在1892-1895年期间出版了一些著作,这些著作着重论述了西方的饲养和灌溉技术、农业机器和化学肥料的使用以及举办农村集市的好处。1895年和1896年,在孙中山等人的倡导下,分别在广州和上海成立了农学会,出版了一种专门讨论现代农业的杂志。
材料二1900年的起义失致后,孙中山试图以来自印度支那和美国的支持来进行革命,但都没有成功。这些失败,再加上更早以前他因过去为他提供大部分追随者的华南秘密会社的成员无纪律和不可靠而产生的失望,使他相信他应从中国的留日学生中吸收人员。当孙中山在印度支那和美国逗留期间,学生运动明显地发展了。孙中山回东京时正是1905年夏末学潮高涨之时。他的革命纲领和口号已被制订出来。这时所缺乏的就是一个新的组织,但经过他和日本朋友给他介绍的黄兴的共同合作,这种组织出现了。经过一系列筹备会议以后,孙中山组成同盟会。同盟会在留学生原在东京成立的各省同乡会的基础上组成;它另外还有传统秘密会社的宣誓仪式和秘密活动的特点,这些都是以三民主义的名义进行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著作及其创办杂志的关注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上述活动的政治、经济和思想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革命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分析20世纪初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A【历史上大改革回眸】
梭伦改革是雅典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稳定政局是梭伦改革的指导思想,梭伦改革践行了这一核心思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到公元前6世纪初,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危机已如同雅典土地上的债碑一样一览无余。梭伦在凝目泣视之后,也发砚这块“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这种局势表明,那种形成于荷马时代末期发展于城郊初期的以农业为本、氏族贵族掌权的文明体制已经出现了产重危机。
——张国明《梭伦改革对雅典社会文明转型的意义》
材料二雅典内部的稳定因素主要体现在雅典城邦的最高利益上,或者说,雅典贵族和平民所其有的共同利益上,米尔斯认为:“梭伦渴望把秩序带进他所热爱的混乱的城邦,因为他认为秩序是一个城邦所能拥有的最大的幸事之一。”博兹特和罗宾逊也指出:“梭伦调解对立势力的冲突,使将来的安全和稳定成为可能。”
——摘编自邹益《试论梭伦改革与稳定的关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雅典“陷于绝境”的原因及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稳定”雅典城邦的改革措施。
(3)据上述材料,分析梭伦改革与社会稳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