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23年到1929年,在苏联财政人民委员会中,联共(布)党员比例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受过高等教育者的比例从60.3%下降到31.4%,文盲和少识字者则从0.1%提高到7.2%。这反映出该时期苏联
A. 领导干部政治成分逐渐多元化 B. 广泛发动群众推进新经济政策
C. 提高专业管理水平保障工业化 D. 高度重视苏维埃政权经济安全
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其中约有1700名是美国工程师。同年,苏联向英美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 ,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这表明
A. 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援助
B. 苏联社会制度吸引了大批西方人才
C. 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机遇
D. 苏联成为西方国家的产品倾销市场
有学者认为,当英国工人喝了第一杯加糖的红茶,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因为喝茶不但改变了饮食习惯、消费结构和工作的意义,更改变了生产、贸易和消费的关系,改变了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基础。这一观点
A.肯定了习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B.认为生产力发展改变社会习俗
C.认为生产关系发展改变社会习俗D.适当评价了习俗的社会作用
1936年3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根据国防需要和可能的经济能力,拟定了一项重工业建设计划,预定于三年之内,在中部的湘、鄂、赣等内地建没与国防需要直接相关的重要业和矿业,奠定我国冶金、燃料、化学、机器及电器工业的基础。这表明
A.政府忽视轻工业建设 B.国共对峙日趋缓和
C.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 D.工业布局逐步合理
下图是一张纸币,上有“晋察冀边区银行”,“中华民国三十五年”等字样。下列各项对该纸币分析正确的是
A. 该纸币发行于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B. 该纸币能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通
C. 该纸币的面值过大容易导致货币贬值
D. 该纸币的发行流通有利于稳定边区货币市场
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股东董事会制度,而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的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体现了国共在经济方面深度合作 B. 说明中国开始引进现代企业制度
C. 目的是为赢得抗战胜利积聚力量 D.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