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赫鲁晓夫在回答英国贝尔纳教授时说道:“我知道,国外有人说,农业方面的新措施意味着苏联的整个经济政策有了根本的改变。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我们并没有放松对工业发展的注意,我们并没有因为农业而牺牲工业,工业部门将继续根据拟定的计划发展。在将来,主要注意力还是放在重工业上。”这表明赫鲁晓夫
A. 仍然没有摆脱传统观念的影响 B. 将改革的重心放在发展重工业上
C. 改变了为工业化而牺牲农业的思路 D. 找到了增加消费品生产的有效途径
“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也存在转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理性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这段材料说明启蒙思想家
A. 摆脱了宗教思想的影响 B. 受到自然科学的启示
C. 揭示出社会发展的规律 D. 力图融合自然与社会法则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期,公民大会讨论是否入侵西西里,尽管多数公民并不知道西西里的情况,公民大会还是作出了入侵西西里的决定。这说明古雅典公民大会
A. 是城邦政治的最大威胁 B. 权力过大会造成失误
C. 民主决策程序过简可能会带来灾难 D. 不是少数服从多数
1988年8月19日,《人民日报》报道了价格改革的基本内容,也就是“五年内理顺价格”,前三年走大步,后两年微调,计划五年物价总计上涨70%到90%,工资上升90%到100%,政策一出台便在全国引起震动。“物价闯关”很快就呈现出全面失控的趋势,出现了罕见的全国性抢购和挤兑存款的风潮。这主要是由于当时
A. 价格改革过于急切 B. 物价存在“双轨”制度
C. 市场物资过于匮乏 D. 经济秩序严重混乱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安徽芜湖一个体户因雇工经营“傻子瓜子”而致富,名噪一时,当时很多人主张“动他”(对这个个体户进行处罚)。对此,邓小平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人心不安,得不偿失。”邓小平这样说是基于
A. 改革的基本政策是人心所向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已明确
C. 雇工经营属于社会主义经济 D. 经济体制改革允许私营经济存在
1932年4月25日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孙科发表谈话,宣称:“如左派之共产党与夫右派之国家主义派,只要在法律范围内活动,则当许其结集政治团体,许其作政治竞争。”这反映了国民党
A. 释放出缓解国共关系的信号 B. 放弃了围剿红军的政策
C. 为应对国内舆论而故作姿态 D. 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