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72年起毛泽东、周恩来批准“四三方案”,动用几十亿美元和200亿人民币,从西...

1972年起毛泽东、周恩来批准“四三方案”,动用几十亿美元和200亿人民币,从西方和日本引进26个大型先进成套技术设备,建立了几十个冶金、化肥、纺织大型企业。这表明

A. 中国现代化工业体系初步建成    B. 外交突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C. 毛泽东执政时开始启动对外开放    D. 拉开了中国与西方经济往来的序幕

 

B 【解析】现代化工业体系初步建成于一五计划后,排除A;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推动中国从日本引进技术,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故B项正确;毛泽东执政时,中国仍然坚持计划经济体制,尚未启动对外开放,故C项错误;此时中国与西方的经济交流有限,1978年改革开放后与西方经济往来的序幕才真正拉开,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注意题干的关键词“1972年”“日本”,根据这一时间分析当时的阶段特征(政治、经济大背景),结合中国70年代的外交关系的发展很容易做出选择。本题从备考角度来看,这一道题就告诫考生们在以后的备考中一定要加强历史事件的时空定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19年6月9日,《民国日报》发表社论说:“工人的生计,是很窘的,今天罢工,明天没有饭吃,这是一件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自家办的工厂、工场,如确有振兴国货挽留利益的功效,非但不应罢工,并且还要加工,……因为能多出产许多国货,即所以抵制许多日货”。该社论旨在

A. 坚持实业救国理想    B. 促进五四运动发展

C. 维护列强在华利益    D. 肯定工人爱国行动

 

查看答案

据明崇祯《松江府志》记载:棉布虽松江所产,旧亦不多,故无其额。自二、三十年来,松江之民多倚织布为生,见今征粮折棉布(将国家所征的粮食税折合成棉布征收)。记载的这一现象

A. 客观上有利于松江棉织业发展    B. 反映明代由抑商转向重商

C. 说明工商税己成明代税收主体    D. 表明政府扶植民营手工业

 

查看答案

唐、宋之间仅相隔短短半个世纪的分裂,已成为中国以后历史的模式。国家再也没有像在汉朝崩溃以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固,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有句古话说:“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

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这表明

A. 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政治基础

B. 经济的发展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消除了割据的经济基础

C. 君权神授和专制主义的极端加强对维护国家统一作用巨大

D. “大一统”的民族心理及对稳定的孜孜追求使分裂局面不能长久

 

查看答案

在中国古代关于“封建制”与“郡县制”的争论中,明清之际被学界冠以“启蒙思想家”的黄宗羲、顾炎武、颜元等人力主“复封建”。其积极意义在于

A. 以世卿世禄制解决科举制八股取士的弊端

B. 以地方分权制约高度集中的君主专制权力

C. 解决商品经济发展情况下出现的利益纷争

D. 仿效西方建立中央与地方实行分权的制度

 

查看答案

皇位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在中国古代是一种成熟的继承制度,但各种权贵势力如干政的宦官、外戚后妃集团常常出于各自的利益,干扰嫡长制的实行,出现了许多白痴皇帝或幼帝,造成了朝政混乱。这反映了

A. 君主权力受到挑战    B. 皇权至上带来的后果

C. 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D. 嫡长制影响社会稳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