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四……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张和目的?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

(4)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从儒学家的努力与儒学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1)因素:民心。主张:仁政。 (2)主张: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 目的:神化君权;警戒限制君权。 地位:成为封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关键:节用(或轻徭薄赋)。 地位:南宋以后,逐渐成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4)标准:百姓的忧乐。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影响:批判继承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焕发新的生机。 (5)理念:以民为本(或关注民生)。 认识:儒学的发展不断适应时代(或者统治者)的需要(或与时俱进)。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古代中国的思想演变过程,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由材料中“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可知天下得失在于是否“得民”,是否得民在于是否“得民心”,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本题可根据材料及联系所学来回答。 (2)董仲舒的主张可以根据材料的主题来回答,这种主张的目的可以联系所学来回答。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学地位可以联系所学来回答。 (3)第一小问依据“故爱民必先于节用”分析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的解答需要从程朱理学是对儒家思想的深化与发展的角度分析归纳。 (4)从材料“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可以看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在于百姓的忧乐;为此他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本题可根据材料及联系所学来回答。 (5)本小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解题时需要从儒家思想的民本思想和儒家思想发展的时代性来回答,儒家思想能够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发展,使儒学始终成为主导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称:行省所掌重要政务,“事从公议”。就是说,行省机构的总体权力颇大,但由于群官议政和军事、财赋等专官提调,其处理各项庶政又是有所分工,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下列设置与之最为相近的是

A. 三公九卿制    B. 三省六部制    C. 知州、通判、转运使    D. 内阁制

 

查看答案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 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 认为自然是不可以认识的

C. 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    D. 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查看答案

古代中国某位思想家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下列言论与之有相通之处的是

A.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

C.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查看答案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曾有边缘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等多种形象,其中神化僵化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候

A. 汉朝和明清时期

B. 汉朝和隋唐时期

C. 隋唐和明清时期

D. 隋唐和晚清时期

 

查看答案

某文物爱好者到博物馆参观,看到下列文物,其中一定是赝品的是

①商周时期的青铜鼎一尊

②春秋时期的钢剑一把

③宋朝的珐琅彩瓷一件

④唐朝的秘色瓷一件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