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是古代官吏办理疑难案件时采用的一种方法。这说明古代司法
A. 缺少私有财产保护观念 B. 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干预
C. 民事案件没有规章可循 D. 传统观念影响司法质量
朱元璋说:“朕常患下情不能上达,得失无由以知,故广言路以求直言。其有言者,朕皆虚心以纳之。尚虑微贱之人,敢言而不得言,疏远之士,欲言而恐不信。如此则所知有限,闻不广。其令天下臣民,凡言事者,实封直达朕前。”朱元璋的真实想法是
A. 实行“仁政”以缓和社会矛盾 B. 表达自己虚心纳谏的决心
C. 限制朝臣权力实现权力集中 D. 借鉴历史教训以维护统治
中国古代臣下上帝王奏章中往往使用“昧死上言”“冒死陈闻”“臣有斧质之罪”等词。如秦朝丞相王绾、御史大夫李斯等上书建议用最尊贵的“泰皇”为帝号也要称“臣等昧死上尊号”。这表达了
A. 臣子张扬道义的抗争精神 B. 权威文化的绝对服从意识
C. 对无道君主的恐惧和懦弱 D. 古人谦虚谨慎的处事态度
刘邦称帝后,大封刘姓子弟为王,“自为枝辅,以卫王室”,允许后代继承封号,并规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由此可见当时存在着( )
①分封遗风 ②宗法观念 ③皇权思想 ④世袭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封建的元素,本有两个,一为爵禄,受封者与凡官吏同。一为君国子民,子孙世袭,则其为部落酋长时固有的权利,为受封者所独。”下列有关其表述最准确的是
A.封建社会存在世官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威胁国家的统一
C.后者有害于统一前者则不然
D.封建社会中,分封制长期存在
学者李国祁等曾对清朝五万余名地方官的任期做了量化分析,发现50%的地方官任期只有一年左右,75%~80%的任期在三年以下,这表明( )
A.清朝吏治腐败,官员更替频繁
B.中央王权对官僚控制相当有效
C.中央已对地方失去了有效控制
D.皇权的强化使地方失去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