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有关“一战”的史料: 材料一两年半以来,盟军(指德、奥、保、土军队)赢得...

阅读下列有关“一战”的史料:

材料一两年半以来,盟军(指德、奥、保、土军队)赢得了战争的许多胜利,显示了他们不可摧毁的力量。他们是为了捍卫他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被迫作战的……但是,同时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他们建议现在就立即开始和平谈判,他们确信他们所提出的以保证他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建议,是可以作为恢复持久和平的基础的……如果尽管有了这个和平与和解的建议,而斗争竟仍要继续下去,四盟国决心将斗争进行到胜利为止。而同时在人类和历史面前将声明不负任何责任。

——1916年12月12日《德国政府和平建议》

材料二协约国不得不在它们的答复中首先提出,强烈抗议敌国照会中两点主要论断,这个照会企图将战争责任推在协约国身上,并且宣扬中欧国家的胜利……倡议还希图加强德国和它的盟国的公共舆论。这些盟国已经由于它们的损失而发生严重的动摇,由于经济上被包围而疲惫不堪,并且由于强迫他们的人民作出极大的努力而分崩离析。

——1916年12月29日《协约国政府的答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德国是怎样自我标榜其和平建议的出发点和目的的?

(2)材料一、二中,双方对当时大战局势的评价有何不同?哪一方面的观点较符合实际?

(3)对战争的责任问题,双方是如何看待的?你是如何评价的?

 

(1)“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保证他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 (2)不同:德国认为同盟国已赢得了许多胜利,显示了不可摧毁的力量;协约国认为同盟国方面经济困难,即将“分崩离析”。后者的观点较符合实际。 (3)德国认为同盟国“是为了捍卫他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被迫作战的”,“不负任何责任”。协约国认为应由同盟国负战争责任。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双方都是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都是非正义的。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出于制止流血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保证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概括。 (2)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德国和协约国对当时的大战局势评价分别是德国认为同盟国已赢得了许多胜利,显示了不可摧毁的力量;协约国认为同盟国方面经济困难,即将“分崩离析”。根据所学,协约国的主张符合实际。 (3)双方对战争的责任问题,德国认为不负任何责任,协约国认为应由同盟国负战争责任。评价结合各国发动或参加战争的出发点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717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发表演讲,指出:“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 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   )

①组建上海合作组织         ②结束1961年开始的越南战争

③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④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1947年6月,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说:“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结合史实,分析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的主要目的是

A. 维护世界经济安全与世界和平

B. 帮助西欧恢复和发展经济

C. 通过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D. 为了消除饥饿、贫穷,保障人民生活

 

查看答案

美国《地理杂志》刊发了一幅“逃兵”的照片,1961年8月13日凌晨,在柏林墙即将合封时,一位参与围墙的东德士兵突然跃过铁丝网,投奔西德。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西德修筑柏林墙防止东德人逃入西德    B. 东德修柏林墙是防止民众逃往西德

C. 柏林墙是冷战的产物    D. 柏林墙从修建之时起在民众心中就已倒塌

 

查看答案

1962年,为了“往美国人的裤子里塞一只刺猬”,苏军实施了代号为“阿纳德尔”的行动计划。对于这一计划的认识,正确的是

A.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优势          B.苏联取得了与美国同样的地位

C.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优势          D.表明双方争夺的重点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

某位英国首相在回忆录里这样描述自己参加某次重要的国际会议时的心情:“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说此话的是

A. 托尼•布莱尔    B. 温斯顿•丘吉尔

C. 尼维尔•张伯伦    D. 劳合•乔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