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中说:“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这反映的是( )
A.官府垄断工商业
B.工商业受官僚剥削
C.工商业者不属于庶人,属于官僚
D.工商业者不劳而获
康熙四年开海禁,关东豆麦运到上海每年有千余万石,而布匹、茶叶等江南货物也由沙船运至山东、直隶、关东等地。沙船有会馆,设有董事。据此可推知
A.清政府被迫开放通商口岸 B.清朝时长途贩运贸易繁盛
C.清朝出现不同地域的商帮 D.政府放松了对贸易的监管
清代宁波一带流传有一首民谣,是嘲笑山西商人的:“山西人,大褥套,发财回家哈哈笑,建房置地养老少。山西人,大褥套,挣下银子藏地窖。窖满再难盛,铸成‘搬不动’。不怕贼偷不怕劫,夜夜安心把觉困。”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清代晋商受传统观念影响 B.晋商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C.晋商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 D.晋商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所述史实正确的是
A. 唐代“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形成街市
B. 东汉初杜诗创造了灌溉工具水排
C.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D. 明清票号的出现与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有关
在西方史学界,有人认为:“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在1800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按照这一论断,你认为18世纪末世界贸易中心最有可能是
A. 西安 B. 天津 C. 上海 D. 广州
“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 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 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 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