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井田虽圣王法,其废久矣。周道既衰,而民不从。秦(秦国)知顺民之心,可以获大利也,故灭庐井而置阡陌,遂王诸夏。……隧使民无得擅徙,则诛愚、乱农之民无所于食而必农。
——《商君书•垦令》
材料二(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风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入顷,县令、郡丞六顷。更糊目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卷110《食货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一说“灭庐井而置阡陌”的实质内容是什么?材料说“(井田)废久矣”,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从材料一看,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思想?
(2)据材料二,说一说北魏推行什么土地制度?土地分配的特点是什么?这一土地制度有何积极作用?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请说一说你对“土地制度”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集小(郡)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初,商君相秦,用法严酷,尝临渭论囚,渭水尽赤。
——《资治通鉴》
材料四董仲舒说上曰:“……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四,见税什伍。……”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简述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弊端。
(3)虽然商鞅变法存在弊端并且曾遭到强烈的反对但还是成功了,试结合材料和有关知识分析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王安石变法中,注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是
A. 农田水利法 B. 方田均税法
C. 市易法 D. 青苗法
对王安石均输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使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很好地配合
②减轻了纳税户的负担
③增加了政府收入
④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
⑤保证了农业生产时间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⑤
王安石变法中,起到“农时不夺而民均”作用的是
A.保甲法 B.均输法 C.农田水利法 D.募役法
北宋初年所设参知政事的目的在于
A. 使调兵与统兵权相互牵制
B. 加强对带兵将士的防范
C. 取消宰相对军事与财政的支配权
D. 帮助皇帝管理国家的财政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