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在研究我国古代城市发展时发现,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重心的南移 B. 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C. 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 D. 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宋仁宗景祐年间,允许临街开设邸店,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以到处开设商店。熙宁年间,开封府的鼓楼已不再击鼓,京师的警卫也不再执行夜巡制度。材料说明( )
A.推行工商皆本的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被停止了
C.城市的职能发生了变化
D.商人的身份地位提高了
北宋时许多京城文人、市民部喜欢到樊楼(如下图)这座酒家饮酒作乐,享受时光。下列叙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有
①樊楼旁便是开封城的商业区——市,定时开市,定时闭市
②北宋京城文人在樊楼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
③开封市民喜欢在深夜里结伴上灯火辉煌的樊楼喝酒看戏
④紧邻樊楼不远处便是京城中心的草市,居民稠密,商铺店肆林立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
“在货币机能上,金属货币可以由别种材料造成的记号或象征来代替”。纸在北宋最早成为金属币的“记号或象征”,是因为
A. 纸价昂贵,与金属币价值相当 B. 交通便捷,纸币更便于流通
C. 经济萦荣,票证信用得以发展 D. 政局动荡,政府进行货币改革
日本学者在《宋代都市的发展》中说:“坊的制度——就是用墙把坊围起来,除了特定的高官外,不许向街路开门的制度——到了北宋末年就已经完全崩溃,庶人也可以任意面街造屋开门了。”对上述材料分析不正确的是
A.北宋时期不再有坊市之间的界限
B.这种变化适应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
C.这反映了宋代政府不再对商业活动进行管理
D.这说明宋代的商业活动不再有空间的限制
“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里,“布”的主要材料是
A. 丝 B. 棉 C. 毛 D. 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