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表:1935年和l94l年中国民族工业资本状况对比表
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A. 轻工业衰退未获得发展 B. 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化
C. 民族经济遭到日本破坏 D. 工业生产为军事服务
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国民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解决资金、能源与材料问题,拨出专款组织国营矿东迁,同时给部分私营企业以复员贷款。材料反映的是
A.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的政策 B. 抗战时期经济生产的重新布局
C. 抗战结束以后国民经济的恢复 D. 解放战争时期官僚资本的膨胀
阅读下表,表格数据反映了当时
中国工业资本中官营资本与私营资本的产值(1920一1936年)
A. 民营资本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 B. 官营资本迅速膨胀
C. 国内政策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D. 政府弱化经济控制
下面是1873-l903年中国近代手工业产品出口占中国出口的比例变化表。该表体现出
A. 近代手工业产品出口量逐年减少
B.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C. 中国传统出口行业优势不断丧失
D. 洋务经济进一步发展
1886年,驻厦门的英国领事在报告中提到:曾经询问下层中国人不穿洋布而穿土布的原因,有中国人说穷人穿土布衣服,因为这种衣服比洋布耐穿三到五倍,还因为穿了它在冬天暖和很多。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
A. 列强在中国商品销售下降 B. 中国人服饰思想观念守旧
C. 中国近代化的速度较缓慢 D. 洋货并没有冲击自然经济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文化辐射有各种成分,其中“非重要成分所引起的阻力小于决定性成分引起的阻力,因为非重要成分不会引起因社会的传统生活方式受冲击而造成的猛烈、痛苦的动乱……”。中国近代前期的西学,“非重要的成分”主要指
A. 修铁路、办船政、建设海军 B. 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
C. 倡民主、谈科学、写白话文 D. 提高中华民族的心理和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