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该文发布的背景是
A. 中共“二大”制定出民主革命纲领 B.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C. 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D.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
孙中山在《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了合五族共建民国的思路,但1920年《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中说中国不止五族,应该合各族成为一大民族。1921年认为“不能笼统讲五族,应该讲汉族的民族主义,使其他各民族同化为汉族”。1924年又指出,中国应通过联合各宗旅,而成为一个民族。这一变化
A. 表明孙中山仍然坚持大汉族主义的狭隘观念
B. 适应了中国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的时代要求
C. 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D. 明确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立场
有学者认为:“清末新政是中国国家体制近代化的开端。”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应是清末
A. 设置总理衙门,开展外交活动 B. 开办新式学校,派人出国留学
C. 设立资政院,筹建责任内阁 D. 倡导商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
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中期南方沿海某乡人口变动统计表(单位:人)
时期 | 迁出 | 他乡种田 | 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 | 出国从事工商业 |
1850—1879年 | 72 | 15 | 49 | 8 |
1880—1911年 | 156 | 0 | 118 | 38 |
1912—1939年 | 473 | 0 | 77 | 396 |
这反映该地
A. 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自然经济逐渐趋于解体
C.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兴起并发展 D. 经济近代化的趋势日益显著
《西游记》中,孙悟空开始拜菩提老祖学修道成功,称“齐天大圣”;后来忠心不二地护送唐僧玄奘西行取经,获得“斗战胜佛”的法号。这反映了
A.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追求个性解放 B. 明朝文化艺术的世俗化趋势加强
C. 儒、道、释三教合一成为一代思潮 D. 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宋代开封府官员赵孚上奏,认为庄宅买卖中屡屡出现诉讼纠纷缘由在于“衷私妄写文契”,建议朝廷下令“集庄宅行人,众定割移,典卖文契各一本,立为榜样。违者论如法”。该建议得到宋太宗的批准。宋徽宗崇宁三年干脆下令“印卖田宅契书,并从官司印卖”。这表明宋代
A. 开始承认土地买卖的合法性 B. 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官方契约
C. 力图对物业交易进行国家干预 D. 政府出台措施抑制土地兼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