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72年2月,尼克松在访华前夕送交国会的报告中特别强调:“我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1972年2月,尼克松在访华前夕送交国会的报告中特别强调:“我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对话不应以牺牲中华民国这个朋友为代价,应该保持我们的友谊、外交关系和防卫承诺。”这番话表明尼克松政府

A. 准备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B. 说服国会同意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C. 不打算放弃干涉中国内政    D. 帮助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解析】材料“不应以牺牲中华民国这个朋友为代价”“应该保持我们的友谊、外交关系和防卫承诺”体现了美国没有放弃干涉中国内政,故C项正确;材料“1972年2月,尼克松在访华前夕”说明BC项错误;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1年,在革命形势和中共的任务问题上,党内有些人继续强调全国性的“革命高潮”,党在全国范围的“进攻路线”,争取实现“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这种想法

A. 基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成果    B. 反映出城市中心论兴起

C. 是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延续    D. 误判了当时革命的形势

 

查看答案

“五四”之后,经历了现代新文化的洗礼,大陆思想界掀起了持续的反儒学运动,庄子哲学因此也受到牵连。庄子哲学因此成为现代化发展的障碍而受到来自自由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9这表明当时的文化运动

A. 推动了民主化进程    B. 批判重于反省    C. 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D. 注重文化融合

 

查看答案

《明史·杨巍传》记载:“明制,六部分莅天下事,内阁不得侵。至严嵩,始阴挠部权,迨张居正时,部权尽归内阁,逡巡请事如属吏,祖制由此变。”这一变化表明明代内阁

A. 上升为法定的中枢机构    B. 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

C. 对皇权构成了极大威胁    D. 客观上强化了君主权力

 

查看答案

王守仁认为,人生追求自由,从吾所好,应该听从真己即心、性或良知之所好,而不应该听从躯壳即口耳眼鼻的己之所好。这才是君子所具有的处世态度。这种认识

A. 反对开展实践活动    B. 有助于良好习性的养成

C. 教导人们节衣缩食    D. 否定直观感受的合理性

 

查看答案

下面是陕西绥德出土的东汉农耕画像石的拓片。根据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发展    B. 农业生产力发生革命性变化

C. 耕作技术的发展趋于停滞    D. 租佃土地耕作现象较为普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