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自古以来农业始终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基础产业,随时代变迁,我国农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自古以来农业始终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基础产业,随时代变迁,我国农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业谚语和诗歌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对生产经验的总结:

谚语一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清明请,六畜兴;清明雨,百果损。

谚语二三分种来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

诗歌: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材料二阅读下列图表

(2)描述材料二中图表反映的中国近代农业出现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说明近代中国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阅读下列图片

(3)材料三中图一说明了什么现象?结合图二和图三说明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1)特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土地私有制日益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只要答出三点即可得分) (2)现象: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产品出口数量逐年增长。 变化: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扩大经济侵略,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列强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中国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现象:农民纯收入增长,生活水平提高。 原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发展乡镇企业,吸纳剩余劳动力,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三分种来七分管……昼出耘田夜绩麻”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结构、模式、地区、土地制度等方面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条理清晰即可。 (2)本题据材料二“五口通商时期中国生丝、茶叶出口情况”可知,当时中国农产品出口数量逐年增长。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鸦片战争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等方面分析变化。 (3)本题据材料三中图一“1978年后农民收入”即可回答这说明了什么现象。再结合图二和图三及所学知识即可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等方面说明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点睛:本题属于典型的图表数据类材料题。此类试题的解题关键是弄清图表数据的年代、变化趋势,结合相关历史阶段所学知识,从现象、原因、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概括。第二问中国生丝、茶叶出口情况表就是典型的例子,中国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最本质的写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法美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其特征是通过自由市场的杠杠作用,推动了工业化,形成了内生型的自由主义工业化模式……(这种模式下)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便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注:20世纪)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罗荣渠

材料二:苏联的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定计划,以增强国防实力为目标,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以国营企业和集体化农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用高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赶超西方发达国家。

——钱乘旦

(1)据材料一,指出英法美“古典”发展模式的特点和不足之处。西方国家开始修正“古典”发展模式的标志性事件和方式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苏联工业化模式的特点。中国在建国初期仿效了苏联模式,并在20世纪90年代初,修正这一模式,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相应的史实

(3)中外对经济发展模式成功修正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或工业转型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经济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史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烟台入口的洋布除少部分在本埠附近及山东东部、南部消费外,大部分进入山东北部、西部地区……。1875年,烟台海关税务司就此谈到:“棉布货物由运输商人们运到这里,……有八分之六的棉布运往内地,八分之二的棉布可能留下来就地出售……。”在90年代,济南府的商人每年购进大约200万海关两的洋布,这几乎全部包揽了烟台进口的洋布

——《19世纪山东的洋纱洋布输入与运销(1860-1900)》

(1)依据材料分析,近代山东的洋布、洋货的消费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二1897年,张謇在《请兴农会奏》一文中指出:立国之本不在兵和商,在于工与农,“而农为尤要。盖农不生则工无所作,工不作则商无所鬻,相因之势,理所固然”。

——《论清末农业政策的近代化趋向》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的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材料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类别

年份

原料

手工制品

机器产品

1893

15.6

81.8

2.6

1910

39.8

41.4

18.8

1920

40.1

39.4

20.5

 

 

资料来源:张东刚等《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

(3)材料三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认识。

 

查看答案

育智中学高二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研究性学习。晓睿同学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围绕“经济政策的调整”,做了几张资料卡片。

卡片一

(1)根据理卡片一,归纳清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卡片二

(2)卡片二表明二战后发达国家对经济政策做出了怎样的调整?其特点是什么?

卡片三

(3)在20世纪50年代和1978年后,我国曾两次借鉴国外发展经济的模式。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时间

学习对象

学习内容

主要实践

自我完善

20世纪50年代

苏联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提出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经济方针

1978年后

西方

 

通过国家宏观调控、企业自主经营,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4)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材料?还可以搜集哪些类型的材料?各列两种。

 

查看答案

明以前各个王朝,凡君主年幼,必定有他的叔父、堂兄这样的人物代为摄政,而明代则规定,皇帝的叔父、兄弟以及除皇太子以外的儿子,一到成年就应当离开京城到自己的封地,谓之“之国”。“之国”的出现

A.严重威胁了君主专制制度     B.充分体现了分封制的弊端

C.有助于皇权摆脱支系牵制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

 

查看答案

王昶《军机处题名记》云:本朝谕旨诰命,……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上谕亦有二:……明发,交内阁,以次交于部、科;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内阁、翰林院撰拟有弗当,又下军机处审定。材料说明军机处(    )

A. 成为内阁的协理机构

B. 掌握军政要务决策权

C. 提高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D. 与其他中枢机构分权制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