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在1903年指出:“所谓帝国主义者,语其实则商国主义也。商业势力之消长,实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故欲伸国力于世界,必以争海权为第一义。”在梁启超看来
A. 帝国主义的目的就是开拓市场
B. 海权的强弱决定了商业势力的大小
C. 帝国主义是发展商业势力的前提
D. 能否争夺和维护海权关乎国运兴衰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思想文化界出现一批不同于洋务派的早期改良派学者,他们提出
A.“宜师夷长技以制夷”
B.“立国之道,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C.“有议院,而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
D.“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
19世纪后期报刊上诸如《论中西历之所以不同》、《中西饮食异宜说》、《论中西民情不同》、《中西政情之别》一类的文章屡见不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比较的范围在逐渐扩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习俗、法律、思想、学术等各个领域。这些现象表明中国知识分子
A.摒弃陈旧腐朽的儒家文化
B.改变中体西用的思想观念
C.提倡全面学习西方的文化
D.顺应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19世纪初,哥尼斯堡(德国)的新人结婚时常到某位哲学家的雕像前献鲜花,该哲学家的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则他的主要观点是
A.自由平等
B.社会契约论
C.三权分立
D.人非工具
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文中 最确切的内容应当是
A. 智者运动
B. 宗教改革
C. 文艺复兴
D. 启蒙运动
伏尔泰在《萨帕塔的疑问》中写了这样一则故事:“萨帕塔是神教人员的候选人,他天真地问:‘我们如何进一步说明我们烧死的成百上千的犹太人是四千年前上帝的选民?’……萨帕塔得不到答复,索性极其单纯地宣讲起神来。”伏尔泰意在说明
A. 天赋人权思想的重要性
B. 文艺复兴缺乏群众基础
C. 萨帕塔对宗教信仰盲从
D. 基督教神权统治虚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