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国国家允定两年之久,在各府厅州县将以后所述之上谕颁行布告......如复兹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材料应出自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日本在甲午战争时已是一个现代国家,民族意识促使政府和人民团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国在战争中所面对的是日本民族团结一致的力量。在中国,政体基本上仍是中世纪式的,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材料认为甲午战争日本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腐朽
B.中日双方综合实力对比悬殊
C.日本的现代政体和民族意识
D.中国军事领导妥协退让
太平天国规定:农户生产的农副产品,留足各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农户中婚丧嫁娶等事所需费用,由国库开支;鳏寡孤独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国库供养。该项政策
A.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体现了农民平均主义的理想
C. 满足了农民最迫切的愿望 D. 推动了当时军事斗争的胜利
有学者在谈到中国近代历史时认为,当时生活在“天朝”的人们,自有一套迥然相别的价值标准。另有一种平等观念。他们对今天看来为“平等”的条款往往愤愤不平,而对今天看来为“不平等”的待遇却浑然不觉。在该学者看来,让当时“天朝”的人们感到愤愤不平的条款应该是
A.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领事裁判权
C. 中英双方协定关税 D. 片面最惠国待遇
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部分内容:“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代表帝国……;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上述材料最能表明
A. 德国本质上仍然是封建专制国家
B. 完善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在德意志确立
C. 帝国宪法的立法依据是普鲁士宪法
D. 帝国宪法巩固了德意志统一的成果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宪法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短、最经验主义的一部宪法,它含糊不清、残缺不全,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实质上反映了宪法诞生的主要原因是
A. 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之路 B. 共和制确立是工业革命的结果
C. 君主派与共和派斗争与妥协产物 D. 民主共和才是符合时代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