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指出:“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该材料意在说明清时期
A. 徽商生活的奢侈程度的补充 B. 徽商亦商亦官的特点
C. 社会转型缺乏动力 D. 封建伦理被徽商强化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14年《世界投资报告》称:中国流向国外的投资预计将超过流入国内的投资。这反映出中国
A.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化
B.对外贸易维持了顺差局面
C.重视进行资本的分化整合
D.市场经济有较强的排他性
1972年8月,周恩来在谈到台湾问题时说:“过去23年,只是向金门、马祖打炮、广播,号召官兵起义,实际上我们对台湾的工作做得很差。”1973年6月,他指示新华社:《参考资料》每天要登一篇有关台湾的消息和言论,骂街的不要。这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初
A. 海峡两岸的沟通主要在民间
B. 中国外交手段呈多样化特征
C. 中国处理台湾问题的方式开始调整
D. 中美关系改善推动了两岸关系缓和
法国总统戴高乐认为,“超国家机构”可以解决一些技术性问题,它“没有政治上的权力和效能”,“只有国家才是有权命令并有权要求服从的实体”。这反映出欧洲一体化
A.遭到重要国家的反对
B.面临主权让渡难题
C.缺少政治方面的约束
D.阻碍国家权力实施
那时候,“人们很容易把全球政治理解为包含了美国及其盟国、苏联及其盟国,以及在其中发生了大量冷战斗争的不结盟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这种理解
A. 夸大了美苏两国对世界的影响力
B. 忽视了欧洲国家逐渐崛起的事实
C. 主要是依据政治意识形态来界定
D. 认为两极格局有利于当时世界稳定
费正清曾断言:辛亥革命建立的新政体是覆盖在旧中国上的薄薄的一层皮,它距离中国民间社会极其遥远。可见,该学者认为当时
A. 中国民主革命力量不足 B. 辛亥革命缺乏群众的支持
C. 中国应该实行社会改良 D. 共和制难植根于中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