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五四时期的思想是非常活跃的。“五四时对人格的尊严,对人的自由,对学术的独立探讨精神,这些价值正是当前我们开发社会资本,培养文化能力,发展有创见性的理论思维、道德理性和精神价值的必要条件。”五四时期,思想多元化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西学东渐的兴盛 B. 各种政治力量都在寻找中国未来发展的道路
C.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 D.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毕竟在光明中拉开灯不算什么本事,在一片黑暗中找到火烛以达黎明,才是伟大之处”。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A. 推动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抵制了尊空复古逆流
C. 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D. 主张思想启蒙
有人认为:“作为思想启蒙的新文化运动,真正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精神。”这主要表明新文化运动
A. 弘扬了传统文化的民主和科学的精髓 B. 反映了治国平天下传统文化的精华
C. 体现了明清以来经世致用的爱国情怀 D. 反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理想
1920年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以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
A. 仍坚持三民主义不动摇 B. 明确要求反对帝国主义
C. 明确提出新三民主义 D. 其思想跳出资产阶级理论的范畴
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
A. 魏源、洪仁玕 B. 洪仁玕、康有为
C. 康有为、孙中山 D. 孙中山、陈独秀
维新思想家严复说:“尝谓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断乎不可合者,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之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政化之极则。”严复此言旨在
A. 比较中西文化的不同 B. 解释中西盛的原因
C. 揭示中国文化的特征 D. 为变法寻求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