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宋初,行“恤商”之法,如宋太宗诏曰:“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

宋初,行“恤商”之法,如宋太宗诏曰:“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税”。这一政策直接造成了

A. 商品经济的活跃    B. 土地兼并的炽烈    C. 重农抑商的放松    D. 重利风气的盛行

 

A 【解析】据材料“恤商”、“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选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土地问题,故无法说明土地兼并的炽烈,故B选项错误;“恤商”之法也不等于重农抑商的放松,故C选项错误;重利风气的盛行,不属于直接后果,故D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学生容易错选C或D。其原因在于对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性与总体性认识不足,对于直接作用和间接影响的区分不够。作出正确判断的关键仍然是紧扣材料、注意设问方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丞相出身的变化反映出西汉

A. 外戚威胁中央集权    B. 功臣受到重视

C. 选官制度一脉相承    D. 发展儒学教育

 

查看答案

雅斯贝尔斯认为,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文化史家借用这一概念,将春秋战国称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原因是春秋战国时期

A. 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B. 社会转型全面完成

C. 文化走向基本成型    D. 儒学兴起成为大宗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三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表示变法决心。上请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掳除,众嚷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一反映的情形是否真实?请简要说明理由。

(2)材料二的场景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方面的改革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行起到什么作用?

(3)材料三中的中国改革最终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请指出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顾炎武说“自古以来,小人之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者,莫甚于李贽“。

——《日知录》卷一八

材料二:李贽著作“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尤为罪不容诛”。

——礼科给事中张问达弹劾李贽上疏

材料三:这些哲人受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一一受理性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发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他的思想中包括一整套西方的政治价值观,这是康有为与其他同时代维新派思想家全都具有的,所不同的是康氏用一种思想体系来阐明这些价值:这个体系不但把他们纳入对儒家总的解释之中,而且将它们和清末国内的重要思潮联系在一起。由于康有为以人们熟悉的传统形式提出问题,因而西方的政治价值观发挥的号召力比以往其他形式所发挥的要大得多。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李贽有哪些“叛圣”、“非圣”、“排击孔子,别立褒贬”的观点?

(2)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些哲人们思想的共同特征。“他们发起一系列的革命原则”主要有哪些?

(3)根据材料四,分析康有为思想的主要来源。

 

查看答案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是诸多因素造成的,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主要是由于

①中国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

②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从旧的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

③中国的维新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进行的,未发生权力重心的转移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