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光绪六年,中德《续修条约》规定:“德国允,中国如有与他国之益,彼此立有如何施行专...

光绪六年,中德《续修条约》规定:“德国允,中国如有与他国之益,彼此立有如何施行专章,

德国既欲援他国之益,使其人民同沾,亦允于所议专章一体遵守。”这表明清政府

A. 外交的屈辱地位明显改变    B. 以条约建成完善的涉外经济制度

C. 奉行互利互惠的外交政策    D. 对最惠国待遇作了有条件的限定

 

D 【解析】中德《续修条约》规定说明,如有优待他国利益,彼此须将互相酬报之专条或互订之专章,一体遵守,方准同沾优待他国之利益,说明清政府对最惠国待遇作了有条件的限定,故D正确;A不符合史实;材料不能体现“完善的涉外经济制度”,排除B;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可能奉行互利互惠的外交政策,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朝中后期,传统的经典读物越来越少,以戏曲、小说和日用类书籍为主的通俗读物所占比重

越来越大,大部分图书都有很多注释和注音。这一变化折射出

A. 商品经济助推大众文化传播

B. 士人价值追求发生改变

C. 刻印技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D. 通俗文化成为主流文化

 

查看答案

宋在立国之初,“首定商税则例。自后累朝守为家法,凡州县小可商税,不敢专擅创取,动辄奏

禀三司取旨行下。”这反映出

A. 政府开始重视商人的利益诉求    B. 商人的社会影响力有所提高

C. 商业税收成为主要的财政来源    D. 官商共利的平衡机制已形成

 

查看答案

东汉光武帝设立“举谣言”制,将民谣纳入行政监督体系,以反映地方官吏为政善恶的歌谣来决定官吏的升黜,东汉出现了一系列因“谣言”而黜陟的官吏。这反映出东汉时期

A. 社会舆论决定官吏升黜    B. 监察体系臻于完备

C. 儒家思想影响政府决策    D. 选官标准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

战国文献中出现了“九州”的地理概念,豫州、并州、冀州等皆属中原,而如北方之幽州、南

方之荆州、东南之扬州都已覆盖了传统上的四夷居地。“九州”的出现

A. 加速了统一局面的到来    B. 表明原有封国不复存在

C. 适应了尊王攘夷的需要    D. 是华夏文明扩展的结果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陈绍宽(1889—1969),字厚甫,汉族,1889年生于福建省闽县,曾任民国海军部部长、海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陆军、海军一级上将。陈绍宽师从江南水师学堂,攻读航海技术。毕业后,加入清朝海军服役。1917年5月,陈绍宽奉命前往英国观战,考察英国海军。1928年12月5日,刚刚晋升为海军署长的陈绍宽,就亲笔撰写了《条陈扩充海军呈文》其中,有这么一条:“兹拟以最低限度,请添造驱逐舰四艘,约须1200万元;潜水艇二艘,约须600万元;巡洋舰三艘,约须3000万元;航空母舰一艘,约须2000万元。”抗日战争期间并且指挥了著名的江阴海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是全国政协第1届委员、全国人大第1、2、3届代表、民革中央副主席。陈绍宽一生致力于发展中国海军,被誉为中国近代航母事业的先驱,中国航母第一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绍宽提出建设航母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绍宽的航母梦不能实现的原因,有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