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刑罚中以肉刑最为残忍。至20世纪初清政府宣布废除肉刑。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 工业化进程的推动
B. 封建愚昧思想的革除
C. 西方人文精神的影响
D. 社会治安的好转
1969年,中共高层对国际问题达成普遍认识:“反华大战不致轻易发生,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美苏矛盾大于中苏矛盾”。基于该认识,中国( )
A.争取重返联合国
B.争取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C.提出将世界划分为“三个世界”的理论
D.加入不结盟组织共同反霸
中国古代,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但是,在史书中敢于直刺君主之过的史学家却被皇帝赞为良史;敢于蔑视权贵、不顾皇帝求情而刚正执法的官员却被皇帝赞为清官能吏;敢于据理力争、当面顶撞皇帝的监察官员却被皇帝誉为诤臣。皇帝之所以要赞誉他们这样的人,其根本目的是
A. 显示自己胸怀宽阔、虚心纳谏 B. 表彰敢言敢为的清正官员、彰显正义
C. 维护和巩固君主专制 D. 表明君主赏识清正刚直的政府官员
对图中《明中后期的国内市场略图》中所蕴含信息分析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粮食交易突破了地方市场的局限
B.增辟商业路线、长距离运销兴盛
C.大一统的局面保障了国内统一市场
D.市场化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主导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范缜(约450~515年)认为形(形体)、神(精神)的关系是“名殊而体一”“形神不二”,不可分离,形体存在,精神才存在,形体衰亡,精神也归于消灭。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形质神用”的观点,即形体是精神的质体,精神是由“形”派生出来的东西,不能脱离“形”这个主体而单独存在。范缜认为精神作用是活人的特有属性,他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知”(感知觉)和“虑”(思维),并指出两者的差别,认为“浅则为知,深则为虑”。范缜强调物体的变化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事物的变化有突变和渐变两种形式,范缜主张人们应禀承天性,加强自我修养,各守其职,各安天命。其著作《神天论》,继承和发扬了荀况、王充等人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摘编自潘富恩、马涛《范缜评传》
(l)根据材料,橄括范缜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范缜思想产生的主要原因。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从1870年起,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法德三次兵戎相见,浴血残杀。普法战争后,统一德国的成廉一世故意选在巴黎凡尔赛宫镜厅登基,尽情羞辱法国;于是一战后的议和条约当然也就在凡尔赛宫签订,法国痛宰德国,埋下德国在20年后挑起更大战争的祸根。二战后,法德在冷战的威胁下,终于出现和解的契机。1963年,时任联邦德国总理的阿登纳和法国总统戴高乐在巴黎爱丽舍宫签订了《爱丽舍宫条约》。条约规定:两国政府就外史政策进行磋商和协调;在防务政策以及教育等方面加强合作;为切实贯彻条约,两国定期举行首脑会议和部长级会议。这一条约使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关系发展到一个新高度,标志着“法德轴心”的形成。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德签订《爱丽舍宫条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丽舍宫条约》签订的影响。